我有青山一片霞,倩君为我制加沙。
明朝天上讲经去,吹落满身优钵华。
我有青山一片霞,倩君为我制加沙。
明朝天上讲经去,吹落满身优钵华。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妙声所作的《与陶生》,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我有青山一片霞”描绘了诗人拥有壮丽的山景和绚丽的晚霞,展现了他生活的环境优美。次句“倩君为我制加沙”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君”(可能是友人陶生)比作巧手匠人,请求他为自己制作衣裳,这里的“加沙”可能是指带有山色霞光的诗意服饰,寓言诗人希望友人能理解并分享这份美景。
后两句“明朝天上讲经去,吹落满身优钵华”则透露出诗人的超脱与理想,想象自己将要去天宫讲经,暗示着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优钵华”在佛教中象征着佛花,这里借指美好的佛法或智慧,诗人希望自己的身心都能被佛法的智慧所净化,如同优钵华花般飘落,洒满全身。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琐事寄寓哲理,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