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首《满江红·其二》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表达了他对中原沦陷、江山破碎的深深忧虑以及收复失地的决心。开篇"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描绘出一幅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昔日繁华已成荒烟,城郭破败。接着追忆往昔,"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国运的衰落。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是对往日宫廷奢华生活的回忆,与今日的"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形成强烈反差,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接下来的"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直接控诉战争对士兵和百姓的摧残。
词人发出豪情壮志,"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表达出他渴望披挂上阵,收复失地的愿望。结尾"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则以超脱的想象,寄托了他对和平归隐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岳飞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