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八首,并叙·其二》
《东坡八首,并叙·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

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0)
注释
荒田:荒芜的土地。
浪莽:杂乱无章。
庳:低洼。
适:适宜。
下隰:低洼地。
粳稌:粳稻。
东原:东边山坡。
莳:种植。
蜀士:蜀地的士人。
桑果:桑树和果树。
好竹:优良的竹子。
横逸:蔓延失控。
卜佳处:选择好地方。
规:规划。
安我室:安稳的居所。
家僮:家中的童仆。
暗井:隐藏的水井。
一饱:丰盛的食物。
瓢饮:饮水。
翻译
荒芜的田野虽然杂乱无章,高低地势各自适宜。
在低洼地种植粳稻,东边山坡上栽种枣树和栗子。
江南之地有来自蜀地的士人,他们已经请求分得桑树和果树。
优良的竹子不难种植,只是怕它的根蔓蔓延失控。
还需选择一个好地方,规划出一个安稳的居所。
家中的童仆焚烧枯草,跑来报告发现暗井。
虽然不敢期待丰盛的食物,但至少能确保饮水充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开篇即用“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欣赏,随后通过具体事物如“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展示了诗人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与收获的情景。接着,“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异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至于“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家园的重视,以及对于未来的担忧。紧接着,“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一句,表现出了诗人寻找理想居所,以期得安稳生活的心愿。

后半部分“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等句,则是对家庭生活的一种描绘,体现了平凡而又充实的日常生活情景。末尾,“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则表达了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田园劳作和家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简单而又充实生活方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月下果饮七首·其一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

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

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0)

题胡季亨观生亭二首·其二

漏泄春光有阿亨,一双诗眼太乖生。

草根未响渠先觉,不待黄鹂第一声。

(0)

题汪季路太丞魏野草堂图二首·其二

奉常夫子半钱无,不问田园况室庐。

闻道买来新宅子,借看却是草堂图。

(0)

碧落洞四首·其二

梦中曾泊洞前船,落絮飞花是去年。

今日来寻泊船处,一江风雨草连天。

(0)

暮春小雨

宿酒微醒尚小醺,似痴如病不多欣。

深深池沼轻轻雨,独倚栏干看水纹。

(0)

葵叶

箬笠端能直几钱,骑奴不拟雨连天。

盖头旋折山葵叶,擘破青青伞半边。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