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二首·其二》
《又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禁林忝士相如草,芸阁曾分太乙光。

亳社重新依老子,天台自古属刘郎。

判无除目污黄纸,空有孤忠满皂囊。

回首觚棱残梦断,下招不必遣巫阳。

(0)
翻译
我愧居禁苑如士相如草,曾在秘书阁分得太乙之光。
亳州社稷重新依附老子道场,天台山自古以来属于刘姓的郎君。
判决文书沾染尘土,空有一腔忠诚装在黑色的袋子里。
回望宫阙,旧梦已断,无需再召唤巫阳来招魂。
注释
禁林:皇宫禁苑。
忝:有愧于。
士相如草:比喻地位低微。
芸阁:秘书阁,古代藏书之处。
太乙光:指道教中的太乙真君,象征尊贵之光。
亳社:亳州的神社,可能指道教场所。
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教创始人。
天台:地名,浙江天台山,与道教文化有关。
刘郎:泛指姓刘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位刘姓人物。
除目:官职任命或罢免的名单。
污黄纸:形容文书的破旧和不显眼。
孤忠:孤独的忠诚。
皂囊:黑色的袋子,古代官员用来盛放公文。
觚棱:宫殿屋檐的角脊,代指宫阙。
残梦:破碎的梦境,象征过去的回忆。
巫阳:古代传说中的招魂使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和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品格与忠诚之情的表达。

首句“禁林忝士相如草”中的“禁林”指皇家禁苑,"忝士"是古代称谓,对于有德行的人的尊称。这里通过将忝士比作禁林中的草,展现了作者对品格高洁者的赞赏。

接着,“芸阁曾分太乙光”中“芸阁”指的是宫殿或官署的屋顶,而“太乙光”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光,意指至高无上的道德光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圣明君主或高尚人物所具有道德力量的怀念。

第三句“亳社重新依老子”中,“亳社”可能特指某个地方的社坛,而“老子”则是对道家创始人庄子、老子的尊称,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智慧的依赖与尊崇。

第四句“天台自古属刘郎”中的“天台”可能指的是山名或地名,而“刘郎”则是对某位历史人物的尊称。这里暗示了某种历史遗产的传承。

在后半首中,“判无除目污黄纸,空有孤忠满皂囊”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不被世人所理解或重视的忠诚之士的同情与赞美。这里的“判无除目”指的是历史上的失误与偏见,而“孤忠满皂囊”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心只为忠义而活的人物形象。

最后,“回首觚棱残梦断,下招不必遣巫阳”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无需迷信或求助于外力的自信。这里“觚棱”可能是指古代宫殿建筑的一部分,而“巫阳”则有求神问鬼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与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诗句中的隐喻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坚守忠诚与道德的立场。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太和宫杂曲·其二

青鸟书归度海霞,斑龙车引上真家。

榔梅树下多成实,仙李峰头解作花。

(0)

阮溪漫兴·其四

拄杖穿林出每迟,板桥凝望去何之。

柴门流水花间月,正是云溪春暮时。

(0)

过和靖宅

惆怅高人鹤不回,独行幽径咏閒苔。

春来旧宅无人问,空发孤山几树梅。

(0)

再入显灵道院有感·其三

少年采药去何之,白日人间无见期。

窗外碧桃零落尽,春来依旧怨黄鹂。

(0)

王光禄园林杂咏·其二

山楼积翠多,纷纷皆可挹。

不知翠入楼,但觉琴书湿。

(0)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其五

我有游仙梦,如入清虚观。

恍见瑶台人,临风共攀玩。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