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士平生极好修,箪瓢之外尚何求。
暮年更傍谁门户,故国宁无某水丘。
华箦殊非爱曾子,短衾自可覆黔娄。
小车处士差安稳,十二行窝取次游。
二士平生极好修,箪瓢之外尚何求。
暮年更傍谁门户,故国宁无某水丘。
华箦殊非爱曾子,短衾自可覆黔娄。
小车处士差安稳,十二行窝取次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书事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厚情谊和淡泊生活态度的诗。
“二士平生极好修,箪瓢之外尚何求。” 这两句表明两个朋友一向都非常珍视修养自己,不追求物质上的奢侈。箪是古代用来盛放米饭的器具,瓢是舀水的工具,这里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暮年更傍谁门户,故国宁无某水丘。”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到了晚年,更想依偎在亲朋好友的家门前,而不愿远离家乡。这里的“故国”和“某水丘”都是对家乡深情的召唤。
“华箦殊非爱曾子,短衾自可覆黔娄。”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待物质享受的态度。“华箦”指的是精美的竹席,但诗人并不特别喜欢,而是觉得简单的衣物(短衾)就足以抵御寒冷。
“小车处士差安稳,十二行窝取次游。” 最后两句则写到了诗人自己宁愿选择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小车象征着简单便捷的出行方式,“十二行”可能指的是一天中的某些时刻,而“窝取次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这些时间里安稳地享受自己的小确幸。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状态的追求。
征人遥遥出古城,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缕香寒凤皇薄,树色深含台榭情。
雨滋苔藓侵阶绿,为有秋期眠不足。
城边残月势如弓,月下丁东捣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