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二首·其二》
《书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二士平生极好修,箪瓢之外尚何求。

暮年更傍谁门户,故国宁无某水丘。

华箦殊非爱曾子,短衾自可覆黔娄。

小车处士差安稳,十二行窝取次游。

(0)
注释
二士:指两位有修养的士人。
箪瓢:形容简朴的生活。
尚:还。
更傍谁门户:依附于哪个势力或团体。
故国:故乡。
某水丘:比喻贤者的居所。
华箦:华丽的席垫,象征奢华生活。
曾子:孔子弟子,以节俭著称。
短衾:简陋的被子。
黔娄:战国时的贫士黔娄,以清贫自守。
小车处士:乘坐小车的隐士。
差安稳:相对安稳。
取次游:随意游玩,不拘小节。
翻译
两位士人一生都喜好修身养性,除了粗茶淡饭,他们还有什么追求呢?
到了晚年,他们又会依附于哪一方势力,难道故乡就容不下他们像某位贤者一样过日子吗?
华丽的席垫并不是他们的所爱,简陋的被褥也足以覆盖他们的身躯。
乘坐小车的隐士生活较为安稳,他们随意地在十二行诗文中游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书事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厚情谊和淡泊生活态度的诗。

“二士平生极好修,箪瓢之外尚何求。” 这两句表明两个朋友一向都非常珍视修养自己,不追求物质上的奢侈。箪是古代用来盛放米饭的器具,瓢是舀水的工具,这里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暮年更傍谁门户,故国宁无某水丘。”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到了晚年,更想依偎在亲朋好友的家门前,而不愿远离家乡。这里的“故国”和“某水丘”都是对家乡深情的召唤。

“华箦殊非爱曾子,短衾自可覆黔娄。”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待物质享受的态度。“华箦”指的是精美的竹席,但诗人并不特别喜欢,而是觉得简单的衣物(短衾)就足以抵御寒冷。

“小车处士差安稳,十二行窝取次游。” 最后两句则写到了诗人自己宁愿选择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小车象征着简单便捷的出行方式,“十二行”可能指的是一天中的某些时刻,而“窝取次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这些时间里安稳地享受自己的小确幸。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秋闺思

征人遥遥出古城,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缕香寒凤皇薄,树色深含台榭情。

雨滋苔藓侵阶绿,为有秋期眠不足。

城边残月势如弓,月下丁东捣寒玉。

(0)

赠僧廉清外

拉搭袈裟断带裙,持心不背释伽文。

风涵秋水霜涵月,多少浮僧妒杀君。

(0)

赋元秀坐主孤峰

一峰峭立俯群山,下有僧居一体閒。

收拾春烟与秋雨,年年曾在碧苔间。

(0)

秋晓闻鹤唳

角断钟残月尚明,谁家霜鹤唳蘋汀。

空檐竹上滴寒露,野水城边沉晓星。

清带离情穿碧户,远将秋思入苍冥。

往年礼谒茅司命,曾记升元顶上听。

(0)

早起

杀更声里乱啼鸦,十二屏山捲碧纱。

海月倾攲光未没,隔墙犹照紫薇花。

(0)

寄从弟道士惟中

一门群从葬秋烟,奕世儒家失旧毡。

汝昔已工敲月句,而今惟使醮星钱。

夫差台榭游应遍,鲁望篇章录想全。

古观灯残风雨夜,可无归梦入临川。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