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更声里乱啼鸦,十二屏山捲碧纱。
海月倾攲光未没,隔墙犹照紫薇花。
杀更声里乱啼鸦,十二屏山捲碧纱。
海月倾攲光未没,隔墙犹照紫薇花。
这首宋朝李龏所作的《早起》,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城市中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
首句“杀更声里乱啼鸦”,以“杀更”二字,巧妙地营造出夜晚即将结束,黎明前的寂静与冷清,仿佛能听到时间的脚步逐渐逼近。紧接着,“乱啼鸦”三字,生动地描绘了乌鸦在夜色中发出的杂乱叫声,为这宁静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夜晚的终结和新一天的开始。
第二句“十二屏山捲碧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可以卷起的绿色纱幔,形象地展现了山色的翠绿与层次感。在这里,山与纱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隐喻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仿佛大自然正缓缓展开它的一日之始。
第三句“海月倾攲光未没”,将“海月”比喻为即将西斜的月亮,其“倾攲”的姿态,既表现了月亮即将消失于地平线的景象,又赋予了这一过程一种动态美。同时,“光未没”三字,强调了月光虽即将消逝,但尚未完全消失,留下了一丝余晖,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月落星稀、晨光初现的宁静画面。
最后一句“隔墙犹照紫薇花”,通过“隔墙”二字,展现了空间的界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尽管墙外的世界已经迎来了新的一天,墙内的紫薇花却依然沐浴在月光之下,呈现出一种超脱于时间之外的美丽。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与生命永恒的思考。
综上所述,《早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清晨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
预料事当尔,此意至悽切。
况复身及之,生死吾安择。
自吾成童时,民劳得小息。
书生困帖括,懔若抱残缺。
人知王室尊,那计生事拙。
默窥朝野情,不醉常兀兀。
人以官为家,遂以官立国。
鄙夫竞濡沬,贤者或矫饰。
泥取古昔名,新理任汩没。
我与世同化,所学岂殊辙。
深悲来日难,匹夫与有责。
侧闻宪法立,迅疾万弩发。
亲贵集大柄,四海各休戚。
所持进化理,忽与初念别。
踯躅将安归,放情山水窟。
江南厌靡丽,度陇苦萧瑟。
风气递旋转,人心有南北。
奈何势所激,一发不两月。
心知人世改,愁到海水竭。
兵气郁不开,关河信四塞。
去官如脱囚,心死身则适。
改岁天气佳,浊酒容一呷。
晴风入寒沙,泉动冰滑滑。
占天有生意,望春犹恍惚。
谁与解烦忧,如石不可掇。
《述哀》【清·俞明震】预料事当尔,此意至悽切。况复身及之,生死吾安择。自吾成童时,民劳得小息。书生困帖括,懔若抱残缺。人知王室尊,那计生事拙。默窥朝野情,不醉常兀兀。人以官为家,遂以官立国。鄙夫竞濡沬,贤者或矫饰。泥取古昔名,新理任汩没。我与世同化,所学岂殊辙。深悲来日难,匹夫与有责。侧闻宪法立,迅疾万弩发。亲贵集大柄,四海各休戚。所持进化理,忽与初念别。踯躅将安归,放情山水窟。江南厌靡丽,度陇苦萧瑟。风气递旋转,人心有南北。奈何势所激,一发不两月。心知人世改,愁到海水竭。兵气郁不开,关河信四塞。去官如脱囚,心死身则适。改岁天气佳,浊酒容一呷。晴风入寒沙,泉动冰滑滑。占天有生意,望春犹恍惚。谁与解烦忧,如石不可掇。
https://shici.929r.com/shici/59YNRG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