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和龚伯通寄于生用原韵》
《菩萨蛮.和龚伯通寄于生用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撩人最是眉烟皱,勾人不在春弓瘦。

红烛奈他何,相看泪孰多。

别来浑不寐,梦里人谁至。

拚倚钿筝眠,娇音落枕边。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男女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感情纠葛。开篇“撩人最是眉烟皱,勾人不在春弓瘦”,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女子蹙眉的姿态比作烟雾缭绕,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复杂;将男子的身形比作弓,暗示其力量与吸引,但重点并不在于外在的形体,而是内在的魅力与情感的吸引力。

接下来的“红烛奈他何,相看泪孰多”,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悲伤的氛围,暗示两人之间的深情与难以割舍的情感。红烛的燃烧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燃烧,而“泪孰多”则表达了两人情感交流中的深刻共鸣与情感的交融。

“别来浑不寐,梦里人谁至”,这两句直接揭示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的折磨。即使在梦中,也难以见到对方的身影,突出了别后的孤独与渴望重逢的心情。

最后,“拚倚钿筝眠,娇音落枕边”,通过描绘女子在夜晚依靠着钿筝(一种乐器)入眠的情景,以及她娇柔的声音在枕头边回响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细腻与深沉。钿筝不仅是一种音乐工具,也是情感寄托的象征,而声音的回响则仿佛是情感的延续,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爱情中分离的痛苦、思念的深切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论俗诗四首·其三

写状唆人去入官,入时容易出时难。

引人平地破家产,他在傍边冷眼看。

(0)

龙华大像盖冀国夫人所作因成二绝·其二

生男个个欲如狼,妇女军中气不扬。

试问争功嗔目士,几人能敌浣花娘。

(0)

天柱峰

终古郁岧峣,东南此撑柱。

当时若更高,恐碍日月路。

(0)

次张友使吴令君游石洞韵

二隽行阡得胜游,清诗传播气横秋。

定知馀子漫千首,竟使老夫低一头。

山是玉壶天里到,水从银汉罅中流。

被渠吟作惊人句,压倒乾坤日夜浮。

(0)

粉蝶

宿粉栖香乐最深,暂依芳草避春禽。

晚来风起还无定,舞入梨花何处寻。

(0)

东风

和彻诗篇得暂闲,落梅香里立栏干。

新裁白纻春衫薄,犹怯东风一阵寒。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