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风波·其一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
《定风波·其一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定风波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0)
注释
少日:年轻时。
犹堪:还能承受。
话别离:离别之苦。
老来:年老时。
怕作:害怕写。
送行诗:送别的诗篇。
极目:放眼望去。
南云:南方的天空。
无过雁:没有大雁飞过。
梅花:梅花。
解寄相思:懂得寄托相思。
无限江山:壮丽的山河。
行未了:还未走遍。
父老:父老乡亲。
和泪:含泪。
旌旗:军旗。
后会:再次相见。
丁宁:叮嘱。
何日是:何时是。
须记:请记住。
春风十日:春风十日。
放灯时:放灯的时候。
翻译
年轻时还能承受离别之苦,年老时却害怕写送别的诗篇。
放眼望去,南方的天空没有大雁飞过。你看,连梅花也知道寄托相思之情。
壮丽的山河还未走遍,父老乡亲们,不必含泪看着军旗。
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叮嘱?请记住,那是在春风十日放灯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定风波·其一》。诗中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首句“少日犹堪话别离”,回忆年轻时还能承受离别的伤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来怕作送行诗”,表达出对年华易逝、离别之苦的深深感慨。

“极目南云无过雁”,描绘出词人远望南方,期待着大雁能传递相思之情,但雁却未曾飞过,暗示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梅花也解寄相思”则以梅花自比,寄托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即使不能亲身相见,也能借物传情。

“无限江山行未了”,词人感叹友人此去将遍览祖国河山,但旅程未尽,让人感到遗憾。“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他劝慰当地百姓不必因离别而流泪,希望他们能理解友人的使命和责任。

最后两句“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词人约定在下一个上元节(元宵节)时再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相聚美好时光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送董国贤归乐安

董家伯仲总明经,仲也萧閒似管宁。

暇日过从南北巷,穷年送饯短长亭。

金精橘子霜前赤,华盖芙蓉雨后青。

此地怆然成一别,沉浮江海信流萍。

(0)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其二

林下戏秋千,中流奏管弦。

看花还旧赏,抚树惜流年。

白发金台客,青云玉署贤。

后来文物盛,此事会俱传。

(0)

秋怀七首·其六

把卷临溪溜,开帷俯石林。

浮烟通市白,斜日半庭阴。

卉服频催裂,松醪暂废斟。

孤怀伤断梗,寒影愧栖禽。

(0)

感赋七首·其五

壮士今忘战,愚民乃弄兵。

风霜工杀戮,雨露惜生成。

未扫屯云蚁,犹遗拔海鲸。

闾阎思倚伏,回首歘心惊。

(0)

题阳灵洞二首·其一

窅窅青牛峡,荒荒白鹤坛。

石山元少树,阴洞故多寒。

帝子非秦女,将军自汉官。

乘云知不返,叹息万人看。

(0)

河上农家

河上居人少,兵前草树繁。

牛羊还识路,鸡犬自成村。

衣夹绵花絮,盘分苜蓿飧。

可能无长物,容易足晨昏。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