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居人少,兵前草树繁。
牛羊还识路,鸡犬自成村。
衣夹绵花絮,盘分苜蓿飧。
可能无长物,容易足晨昏。
河上居人少,兵前草树繁。
牛羊还识路,鸡犬自成村。
衣夹绵花絮,盘分苜蓿飧。
可能无长物,容易足晨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河上农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朴素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河上居人少”,点出人烟稀疏,环境清幽;“兵前草树繁”则暗示了战乱之后,自然生态依然旺盛,显示出生活的坚韧与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牛羊还识路,鸡犬自成村”,通过动物的自由活动,展现出农耕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以及人们对乡土的熟悉和依赖。这里的“自成村”更显出村民生活的恬静与自给自足。
“衣夹绵花絮,盘分苜蓿飧”描绘了农家生活的简朴,衣物由棉花絮制成,食物则是简单的苜蓿菜蔬,反映出农民对物质需求的低要求和满足于基本温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可能无长物,容易足晨昏”,表达了农人知足常乐的心态,即使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也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到满足,过好每一天。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简朴,以及人们面对困苦时的乐观精神。
翩翩云间鹤,下集沧海东。
饮啄顺所适,飞鸣谁与同。
虫砂岂异质,君子难为容。
桑沧会有时,气化终无穷。
感此怀殷忧,俯仰如飘风。
况复朝露身,曦轮宁再中。
惟念素心人,玄览披幽衷。
相视忘言笑,至精潜幽通。
悠悠何寥廓,自我生洪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