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卷临溪溜,开帷俯石林。
浮烟通市白,斜日半庭阴。
卉服频催裂,松醪暂废斟。
孤怀伤断梗,寒影愧栖禽。
把卷临溪溜,开帷俯石林。
浮烟通市白,斜日半庭阴。
卉服频催裂,松醪暂废斟。
孤怀伤断梗,寒影愧栖禽。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秋怀七首(其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景象。首句“把卷临溪溜”,诗人手握书卷,倚靠在溪流边,暗示着一种闲适的读书生活。次句“开帷俯石林”则转而描绘窗外的景致,拉开窗帘,眼前是排列如林的石头,透出自然的粗犷之美。
“浮烟通市白”写的是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与白色的市集相映成趣,展现了乡村的烟火气息。接下来,“斜日半庭阴”描绘了夕阳西下,洒在庭院的一半阴凉,营造出一种恬淡的黄昏氛围。
“卉服频催裂”中的“卉服”可能指的是草帽之类的编织品,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催促诗人换上保暖衣物。“松醪暂废斟”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变化而暂停饮酒,流露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最后两句“孤怀伤断梗,寒影愧栖禽”,诗人以孤独的心境自比为漂泊无依的断梗,暗喻自己人生的不确定和漂泊不定,同时又羡慕栖息的禽鸟能在枝头安然度日,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自我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的复杂情绪,既有闲适的读书生活,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沉思。
浮云不为雨,出岫期无拘。
苍龙偶借势,影迹随风除。
悬知市朝上,不似山岩居。
送客限门外,嗟彼驰交衢。
为农甘没世,何必衣冠儒。
君居崆峒上,自与人事暌。
清高浥沆瀣,念我缠寰区。
托交匪朝夕,无论出处殊。
山水有佳趣,且此宁君躯。
将军忠谊冠当世,烈烈雄姿不可降。
自袭簪缨分贵胄,却屯貔虎镇南邦。
射鲸沧海探鼍窟,搏猛蛮荒拥豹幢。
世谓有名矜张王,公云尽瘁效愚憃。
旌旗暮卷秋颁令,徼漠春閒夜吠尨。
紫诰近登藩阃贰,文犀添重虎符双。
政开玉帐民除瘼,遽调南柯俗自庞。
想见孤贞悬日月,幸留遗像卫矛鏦。
东风惨惨吹征旐,落日翩翩照大江。
国士仰风咸戴岳,书生有泪洒飞淙。
尚方曾锡衣冠袭,内府空颁酒拍缸。
存没有荣无复憾,汗青勋业笔如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