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一》
《句·其一》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句  押[阳]韵

一声欸乃烟波阔,千古离骚日明光。

(0)
翻译
一声船桨声在广阔的水面回荡,千年的《离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注释
欸乃:船夫摇橹的声音。
烟波:形容水面上雾气蒸腾或水面辽阔的样子。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古代楚辞体诗歌。
日明光:阳光明媚,象征光明和希望。
鉴赏

这两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典而深远的情景。"一声欸乃烟波阔"中,"欸乃"指的是船行水上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描绘水路交通的繁忙与喧嚣,但随即被广阔的烟波所淹没,表达了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带来的孤寂感。"千古离骚日明光"则是对古人离别之愁的抒发,其中"离骚"源自屈原的《离骚》,象征着悲凉的情怀,"日明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明亮却又无法照亮过去的阴霾。

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辈出、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面对历史洪流时个人渺小无力的无奈。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情感深沉却又不失苍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访余彩震溪居留酌

秋水欲浮郭,维舟便到门。

村舂隔邻巷,书声在竹园。

花间时引步,雨里一开尊。

尽日无人见,焚香展话言。

(0)

游圭峰二十首·其八听雨坛

扫地象圜丘,祈年事可求。

翻云开羽节,和露荐琼羞。

拥佩祠官集,飏幡真侣游。

近闻四气洽,禋祀不曾脩。

(0)

开径

开径遥分竹,疏流近接堤。

雨含湘浦泪,春入武陵迷。

细荇鱼吹浪,高枝鹊借凄。

閒情应不减,风物每撩题。

(0)

赠周明府复任

周侯挺秀自贵竹,英姿皎皎湛瑶玉。

早穷学海障回澜,上陵班马掩张陆。

九苞霅煜含灵文,万里骁腾看逸足。

当年射策谒明光,我侯弱冠何昂藏。

金镳玉勒桃花骑,横行帝里晔生光。

驰过金马门突入,麒麟殿,鸣珂散。

紫宸扬鞭挥赤电。

意气凭陵跨五侯,文采风流至尊羡。

铜章墨绶竹为符,出领专城宰大都。

排棼解错利器别,坐理弹琴古所无。

冈城亦是先儒地,衣冠礼乐号名区。

比年水旱驱盗贼,况乃榷算太烦荼。

孤城嵲嵲谁安堵,百口嗷嗷思待哺。

我侯呕喔若慈母,拔冤起殢同焦枯。

是时封狐当路衢,磨牙吮血恣所娱。

薰孤掷鼠自不惜,直探虎穴捋其须。

忠诚可以回日月,子惠宁论遍里闾。

三年治行冠南海,卓异循良汉茂宰。

忽讶王乔舄影飞,更留召伯甘棠在。

十里壶浆拥道周,万人伏阙竞遮留。

圣主独廑南顾虑,诏从借寇解民忧。

进贤之冠紫貂裘,是日承恩出凤楼。

香含玉座烟独满,露浥金茎泫未收。

看花上林苑,折柳大江头。

自从折柳度江越,清梦迢迢悬魏阙。

凫影晨飞碧海霞,琴声夜傍黄云月。

黄云佳气郁崔嵬,到日襜帷首重回。

横波旧识鲸鲵净,夹径依然桃李开。

吏人肃候干旄返,父老重迎竹马来。

余也蓬蒿一贱士,剪拂曾蒙伯乐顾。

空衔一寸明月珠,欲报深恩无处所。

去年送送出河关,双凫可望不可攀。

今日江凫下江北,扶摇更待凌风翼。

南国苍生一解颜,宣室求贤正侧席。

祇恐徵书下九重,虽欲借寇借不得。

噫嘻虽欲借寇借不得,为侯歌德铭金石。

(0)

徐生

徐生七尺躯,少小轻投笔。

自言亲授异人编,妙精玉女及符术。

此中千年秘不传。风云遘会岂徒然。

男儿致身须及早,毋令祖生先著鞭。

(0)

赋得望罗浮寄赠尼邱山司理

罗浮四百七十峰,峰峰秀结青芙蓉。

璇房瑶室纷窈窕,金书瑶检秘奇踪。

石楼夐出绛霄上,铁桥迤逦屼相向。

竹叶长含鸟篆文,昙花似擘仙人掌。

何处仙人去不还,空馀流水声潺潺。

丹灶烟笼绛幕冷,石林苔蚀紫衣班。

武夷仙子风流客,近署罗浮列仙籍。

篴吹梅花五岭春,笔染明霞千嶂色。

日观峰头贮綵云,朱明洞中凌紫氛。

因风为招洪崖侣,授我长生玉笈文。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