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四首·其一》
《南歌子.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竹影窥灯暗,泉声语夜长。小窗无梦到高唐。

独引三杯长啸、步修廊。月午衣衫冷,莲开风露香。

阑干西角下银潢。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静谧景象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徜徉于庭院中的闲适心情。首先,“竹影窥灯暗”一句,设定了一种幽深的夜色氛围,其中“竹影”映照在墙上或地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而“泉声语夜长”,则是对环境声音的捕捉,这里的“泉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宁静状态的一种写实。

接着,“小窗无梦到高唐”一句,透露出诗人的独处和思绪飞扬。这里的“小窗”可能是诗人居所中的一个角落,而“无梦到高唐”,则是在说诗人虽然身处静谧之地,却心向往着遥远的地方——高唐,或许是指古代音乐家高山、李龟年之事,象征着诗人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寄托。

然后,“独引三杯长啸、步修廊”表达了诗人独自享受酒的乐趣和徜徉于庭院中的一种悠然心境。这里的“独引三杯”,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夜静时光里品味着生命中的小确幸,而“长啸”则是对自由自在地发声,一种无拘无束的情感表达。

接下来的“月午衣衫冷,莲开风露香”一句,是对夜间凉爽气候和自然之美的描写。这里的“月午”,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中午,即清晨或傍晚时分,“衣衫冷”表明了夜晚的凉意,而“莲开风露香”则是对荷花开放时散发出的清新气息的赞美。

最后,“阑干西角下银潢。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一段,则是在描绘庭院中的景观和诗人心中飞扬的想象。这里的“阑干西角下银潢”,形容的是月亮从栏杆的西边倾泻而下的美丽景致。而“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仿佛要驾起仙槎一般飞升到天界,与那寒冷而又清澈的月光一同漫游。

总体来说,这组诗句通过对夜晚庭院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静谧之中所体验到的精神享受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偶成

平生梦不遇邯郸,学道求仙兴已阑。

旋改诗编入新刻,重寻琴谱发清弹。

不惭晚境为寒峻,翻笑当年慕热官。

志业无成年及耄,那知身反误儒冠。

(0)

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二

异邑阻登门,因风辄寄声。

方驰咫尺牍,已奠两间楹。

模仿楚人些,摩挲白傅铭。

贞元朝士几,三叹重伤情。

(0)

又和咏梅·其一

逸气飘飘似欲仙,不论茅舍玉堂前。

众芳无此风神秀,十友推为行辈先。

佳实尚堪为世用,香名更喜有诗传。

萧萧白发差同色,也欲拈花上鬓边。

(0)

近吟·其二

历历疏林点暮鸦,幽幽雨砌菊犹花。

浮云卷尽四山碧,倚遍乔松待月华。

(0)

访桂

行秋遍历谷之阳,粲粲岩花竞晚芳。

僧宇尽成金粟界,天风处处散天香。

(0)

抱膝吟

治乱古来有,英雄今岂无。

人情云聚散,世态草荣枯。

事定见天理,时艰识丈夫。

山川渺何许,烟雨暗平芜。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