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二》
《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古风

异邑阻登门,因风辄寄声。

方驰咫尺牍,已奠两间楹。

模仿楚人些,摩挲白傅铭。

贞元朝士几,三叹重伤情。

(0)
注释
异邑:他乡。
阻:阻碍。
登门:拜访。
因风:借助风力。
辄:就。
咫尺牍:短短书信。
两间楹:家中双亲的祭奠。
楚人些:楚地文体。
白傅铭:白居易的铭文。
贞元:唐代年号。
朝士:当时的官员。
几:几乎。
三叹:多次感叹。
重伤情:深深的情感。
翻译
身在异地难以上门拜访,只能借风传递声音。
刚刚写下短短书信,已经为家中双亲设下了祭奠。
仿效楚地的文体,抚摸着白居易的铭文。
想起贞元年间的朋友,不禁深深感叹那份深情厚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挽常蒲溪端明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开篇“异邑阻登门,因风辄寄声”两句,通过设想在异乡因风而传递声音的情景,抒发了想要与远方亲人交流却又被距离所隔绝的心境。

接着,“方驰咫尺牍,已奠两间楹”描述了书信的往来,诗人通过书写文字来维系情感,但即便如此,也只能寄托于物质媒介之中,不及面对面的交流亲切。"模仿楚人些,摩挲白傅铭"则表明诗人在艺术创作上受到楚辞的影响,并且在字里行间寻觅古人的气息。

最后,“贞元朝士几,三叹重伤情”一句中,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贞元年间(唐代宪宗年号),感慨于时代变迁和人事更替之下所产生的情感创痛。通过历史的长河来看待个人经历,显得更加沉重和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怀念为核心,通过对自然景物、书信往来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时空的借鉴,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梦作三朝祝寿诗

东风吹漏出宫迟,鹓鹭追趋祝圣时。

九奏共闻周雅乐,三朝欣睹汉官仪。

青旂日色明仙仗,紫殿天香满玉墀。

鸣佩缓归金水畔,新莺初啭万年枝。

(0)

镇海楼宴集次潘少承韵时少承适至自冲鹤赋诗故以鹤仙称之为诸朋载酒者梁思伯中翰也

五明楼俯粤台幽,绮席平临天际头。

载酒正从鹓沼至,裁诗还喜鹤仙游。

琼云似向檐前宿,珠海潜随岛下流。

荡荡尧天才咫尺,与君同散杞人忧。

(0)

送黄佥宪之江右

浙水相逢情转亲,凤台分袂又龙津。

壶公山下家声旧,孺子亭前宪节新。

泽国春深花绕树,亭皋夜静月随人。

轻舟此去江南路,应有清风吹白蘋。

(0)

游燕子矶次养斋韵

北去南来未拂衣,徒闻燕子有渔矶。

沧江白鸟随潮迥,野寺黄花对酒稀。

清夜自悬徐孺榻,尘襟思浴鲁城沂。

天峰秖是松声在,谁伴先生弄月归。

(0)

步崖

村落除蝥贼,农畴长稻苗。

更逢江海客,细话圣明朝。

魏阙彤云满,徐方绿水消。

步崖看霁月,双袂自飘摇。

(0)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其一

苍山倚天东,秀色亘千里。

缅怀山中人,羽翼赤龙子。

织鸟翔太霄,翩翩彩云起。

瞻云息机事,林卧观无始。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