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梦不遇邯郸,学道求仙兴已阑。
旋改诗编入新刻,重寻琴谱发清弹。
不惭晚境为寒峻,翻笑当年慕热官。
志业无成年及耄,那知身反误儒冠。
平生梦不遇邯郸,学道求仙兴已阑。
旋改诗编入新刻,重寻琴谱发清弹。
不惭晚境为寒峻,翻笑当年慕热官。
志业无成年及耄,那知身反误儒冠。
这首诗名为《偶成》,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卫宗武之手。这位诗人在文艺上颇有造诣,尤其擅长以诗词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诗中透露出一种淡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着对过往时光的一种反思和自嘲。
"平生梦不遇邯郸,学道求仙兴已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一生的追求未曾实现,始终未能如愿以遇到心中的理想之地——“邯郸”,而求仙之路也早已失去了兴趣,只剩下了暮年时的空寂。
"旋改诗编入新刻,重寻琴谱发清弹。"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转向文学创作,将自己的诗歌编集成册,同时回归到音乐的世界中去追寻那份纯净的艺术享受。
"不惭晚境为寒峻,翻笑当年慕热官。"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对于自己的晚景没有半点惭愧之情,反而对过去追逐功名、仕途的自己感到可笑。
"志业无成年及耄,那知身反误儒冠。"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深刻的自省与无奈,对于一生未能成就任何伟业的遗憾,以及对错过了时机、误入了某种角色(儒家学者)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时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对于过去未能达成理想的淡然,也有对于自身选择的深刻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