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
《贵溪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抑夫弃之耳易之曰夫弃石》全文
宋 / 利登   形式: 古风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

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

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0)
翻译
两块石头高耸依云,形态清瘦如站立的背影
它们为何触怒了你,千年春风中也不再回顾
我虽被遗弃,但无怨言,从混沌之初就与你相伴
你的志向如蟠龙升天,我也助你一臂之力
最终定会带来甘霖普照大地,白昼明亮,此情不变
注释
双石:两块石头。
巑岏:形容山石高峻险峭。
倚云:依靠着云彩。
背立:背对而立。
苍苍:深青色,形容颜色深沉。
丑:这里指不协调。
夫君:古代对丈夫的称呼。
春风:比喻时光流逝。
回首:回头看。
妾身:古代女子自称。
弃:被抛弃。
冤:冤枉。
混沌初开:指天地未分、万物未生的原始状态。
相守:相互陪伴。
君兴:你的志向兴起。
蟠天云:像盘旋的云雾一样高远。
去:离去,此处指实现志向。
为霖:下雨,比喻恩泽。
九地:遍地,形容范围广。
昭昭:光明磊落,明显可见。
傃:向着,这里有伴随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两块岩石背靠而立,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观抒发了对远去爱人的思念和不舍。开篇“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便设定了一种孤寂而坚定的意境,两块岩石如同两颗不屈的灵魂,相依而立,承受着岁月的洗礼。

“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爱情的怀念和无奈。尽管时间流逝,但那份感情如同春风一般,不可追回,却也永远铭记在心。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则透露出一种宿命的感觉。诗人自称自己的身体虽然被抛弃,但并不感到冤屈。在宇宙初开时,两颗灵魂便开始了彼此的守望。

“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显示出一种坚定的支持和陪伴。即使是对方取得成功,飞扬于天际,自己也会在背后给予力量,帮助对方达到目标。

最后,“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承诺和展望。不论将来如何,最终都会回到那片土地,为这段感情而回去。在明亮的阳光下,这份情感将会被世人所知晓。

整首诗通过山石、云雾、春风等自然元素,传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情感和对于宿命的深刻理解。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追寻,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作者介绍

利登
朝代:宋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猜你喜欢

书松陵夏尚忠王明府道斋故人也明府绘望云图令其子归遗之索余题其上

毗陵客舍洮湖里,乡心祗忆吴江水。

关门千树别来青,笠泽孤云望中起。

孤云迢递故乡山,也似梁公马上看。

肤寸任随零雨散,飞扬还带莫天寒。

看君已抱连城璧,何事犹怀兔园笔。

朝饭歌残苜蓿盘,春衣梦绕斑烂色。

王郎此去揖清芬,明府缄书远念君。

他时好在青云上,回首姑苏是白云。

(0)

阜阳陈果之爱日堂

慈竹隐疏幔,慈乌巢近林。

春阳发众汇,寸草齐倾心。

懿彼堂上人,辛勤嗣徽音。

至恩谅莫酬,廓然天地深。

以兹常爱日,承颜竞分阴。

常虑日苦短,徂年易骎骎。

皇天锡难老,菽水当在今。

何必太行颠,望云伫层琴。

客游阜阳墅,闻风感微忱。

谁持大手笔,以著贤母箴。

南陔久不作,为君起讴吟。

(0)

连川医者许得明悠然楼

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

冥栖寄寥廓,心远遥天云。

举目见归鸟,夕岚浮氤氲。

清晖旷无际,揽之不盈分。

缅怀沈蛟井,金绳閟苔纹。

灵贶亘千古,英声耀前闻。

以言岐黄秘,稽首长桑君。

毋令上池水,独涴灵台焚。

(0)

暮秋过陈氏园林

幽人栖隐处,苔径连深曲。

秋至垂橘黄,霜清大梨熟。

方池汎大影,可以澄心目。

饮水共忘形,何须徇荣禄。

(0)

送夏志衡检校赴省兼柬仲晦

风尘一剑静边隅,松菊空山尚隐居。

入幕共推毛义檄,专门自守夏侯书。

秋高岛屿潮声壮,日落江湖雁影疏。

若见吾宗贤检校,为言疏懒寄樵渔。

(0)

昭潭学勉诸生

昭潭古名邦,山水佳有馀。

昔贤考槃地,乔木蔚扶疏。

微径入崖谷,绿云蔽斋庐。

圣哲俨在席,林光动簪裾。

似闻丝竹音,松风响笙竽。

童子数十人,弦琴咏诗书。

王化大无外,遐荒文教敷。

回潭静无波,中有双鲤鱼。

灿灿黄金鳞,炯炯骊龙珠。

三年蓄云雷,一日翔天衢。

努力富德业,怀哉君子儒。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