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熙画秋山平远》
《郭熙画秋山平远》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0)
注释
玉堂:华丽的厅堂。
郭熙:北宋著名画家。
鸣鸠:斑鸠鸟。
人间:现实世界。
离离:稀疏的样子。
秋晚:秋天的傍晚。
伊川:古代地名,今河南洛阳一带。
炯如:明亮如。
黄发:指老年人的白发。
龙门:古代地名,有著名的龙门石窟。
八节滩:河流中的险滩。
翻译
玉堂白天掩映着春日的悠闲,郭熙的画卷里描绘着春山的秀美。
斑鸠和乳燕刚刚睡醒,白浪轻拍着青嶂,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简短的画面展现出辽阔深远的景色,稀疏的树林寄托着秋天的傍晚。
就像江南送别时的情景,行舟中回首望去,云峰叠翠。
伊川的老人头发如霜,躺着赏秋山,怀念洛阳。
为你在画的末尾写下行草,字迹犹如嵩山洛水泛起的秋光。
跟随你游览的日子如同一日,不知不觉间,青山映照着我斑白的头发。
为了画出龙门的八节滩,我打算去伊川寻觅奇石清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郭熙所绘的春日山水图,诗人站在玉堂内,悠闲地观赏这幅画卷。画中的鸣鸟与乳燕初醒,山峦间波光粼粼,如同不属于尘世之景象。诗中通过“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等句子,以精细的笔触描摹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幽而广阔的山水之间。

诗人以郭熙之名,表达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赞赏与沉醉,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通过“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的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似乎在画中的山水里寻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最后,“伊川佚老鬓如霜”一句,描绘了诗人自己年迈白发,如同霜雪一般的形象,而“卧看秋山思洛阳”则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留恋。诗人以“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来表达自己与画中自然景物的和谐共融,以及时间流逝的无感。

整首诗通过对郭熙作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以及个人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唐寅嵩山十景·其八羃翠庭

灌木积嘉阴,盘中窈复深。

横琴坐对客,请听弦外音。

(0)

元夕灯词·其四

幸际熙春宜共乐,也思敦俗务无为。

奉时中有权衡理,一节犹难念在兹。

(0)

御门日作

敬怠审所胜,吉吝从其类。

临轩敕庶几,勤政思明义。

忧心忆河淮,集思筹救济。

不无补偏方,难言永逸计。

道谋鲜溃成,自用或偾事。

用中乃在吾,艰哉执两智。

(0)

江山秋霁歌题张宗苍画

他人之画画其法,宗苍之画画其理。

求之于今几莫俦,求之于古竟堪比。

黄大痴,倪高士之二子,中得神髓。

是时火流西风起,应节搆此盈丈纸。

正旗堂阵大差排,探胁雕肝细模拟。

天欲高而蔚蓝,树欲鸣而染紫。

有如洗之碧山,更带之以流水。

石厂倚岩,板彴接涘。柴扉间出,水阁斜迤。

气霁神来,百务爰始。细径归樵,无反裘斯可矣。

策杖访客,则有抱琴之童子。

坐竹窗者,伊谁非庞德公乎,是则山阳高平而已。

眄蒹葭之苍苍,想风人之深旨。

蜗庐若浮彼纬萧者,宁善贾之可市。

远帆天末挂,孰谓非太白当年无恙秋风是。

上下数千年,纵横一万里。

我曾一览江山真面目,故知新秋霁景应如此。

(0)

北红门外即景·其三

夜闻风盛愁无寐,晓见雪消喜动容。

岂是喜愁太无定,都来念里为三农。

(0)

讨源书屋·其一

湖烟欲敛晓凉浮,长乐朝回此憩留。

要识溪山如旧日,顿怜风物报新秋。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