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大尹之官吴县》
《送杨大尹之官吴县》全文
明 / 商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载江村喜抚循,声华从此动朝绅。

东吴剸剧须贤尹,北阙畴咨用老臣。

耕凿会看民乐业,弦歌有待俗还淳。

耒阳岂足淹庞统,超擢悬知沐宠新。

(0)
鉴赏

此诗《送杨大尹之官吴县》是明代商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赴任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首联“九载江村喜抚循,声华从此动朝绅。”开篇即以“九载”点出时间跨度,暗示杨大尹在江村的长期治理,其政绩斐然,声名远播,不仅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也引起了朝廷高层的关注。这里的“抚循”二字,既体现了杨大尹的仁政爱民,又展现了他深得人心的形象。

颔联“东吴剸剧须贤尹,北阙畴咨用老臣。”进一步强调了杨大尹的能力与地位。东吴地区事务繁重,需要一位贤能的地方长官来处理,而朝廷在选拔老臣时,也看重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资历。这两句既是对杨大尹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即将前往东吴任职的肯定。

颈联“耕凿会看民乐业,弦歌有待俗还淳。”表达了对杨大尹治下的百姓生活充满期待。通过“耕凿”和“弦歌”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农耕社会的和谐景象,预示着在杨大尹的治理下,百姓将过上安居乐业、文化繁荣的生活。

尾联“耒阳岂足淹庞统,超擢悬知沐宠新。”以历史典故结束全诗。耒阳是三国时期名士庞统的故乡,此处暗指杨大尹虽出身不高,但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品德,必将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仕途上的飞跃。这一联既是对杨大尹个人才能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杨大尹个人品质、治绩以及未来前景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和殷切的期望。

作者介绍
商辂

商辂
朝代:明

商辂(lù,1414年3月16日—1486年8月17日),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商辂自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郕王朱祁钰监国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夺门之变后被削籍除名。成化三年(1467年)再度入阁,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职。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临事果决,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商辂去世,年七十三。获赠太傅,谥号“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纂有《宋元通鉴纲目》等。
猜你喜欢

武昌铜剑歌,并引

雨馀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

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

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0)

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荒凉废圃秋,寂历幽花晚。

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

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

不见苦吟人,清樽为谁满。

(0)

题仙都观

飘萧古仙子,寂寞苍山上。

观世眇无言,无人独惆怅。

深岩耸乔木,古观霭遗像。

超超不可揖,真意谁复亮。

蜿蜒乘长龙,倏忽变万状。

朝食白云英,暮饮石髓鬯。

心肝化琼玉,千岁已无恙。

世人安能知,服药本虚妄。

嗟哉世无人,江水空荡漾。

(0)

秋兴·其一

秋高朔马肥,壮士多感激。

起看天宇空,万物尽阴黑。

连年稍艰食,所至多盗贼。

人情有驯致,世或尚姑息。

坐令鼠子辈,渐欲穴我室。

苟生各有养,飞走随所得。

夺攘乃如此,彼计多变易。

我生无根蒂,尚守祖父宅。

迩来时命乖,仆仆州县客。

两亲化为土,弟妹各狼藉。

箕风度窗牖,蟋蟀催妇织。

贫家一匹绢,已费几蚕力。

夫妻仅补缀,幸宽儿女责。

复思后来事,对酒不能吃。

人言有定数,祸福那可择。

胡为自惨戚,三十头雪白。

(0)

岳阳书事

洞庭水落洲渚出,叠翠疏峰远湮没。

重楼百尺压高城,画栋沉沉倚天阙。

湖光上下天水融,中以日月分西东。

气凌云梦吞八九,欲与溟渤争雌雄。

澄澜无风雨新霁,一日万顷磨青铜。

琉璃夜影贮星汉,骑鲸已在银潢中。

湘妃帝子昔何许,但有林壑青浮空。

苍梧云深不可见,遗恨千古嗟何穷。

须臾暝晦忽异色,风怒涛翻际天黑。

乘陵濑壑走魑魅,渟滀百怪谁能测。

忽看舟子玩行险,更欲飞帆借风力。

安得晴云万里开,依旧寒光浸虚碧。

(0)

玉楼春·其三茶

酒阑未放宾朋散。自拣冰芽教旋碾。

调膏初喜玉成泥,溅沫共惊银作线。

已知于我情非浅。不必宁宁书碗面。

满尝乞得夜无眠,要听枕边言语软。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