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公清兴酒颜酡,红豆抛残《白纻歌》。
三叠笙簧云外散,六朝烟雨梦中过。
尊前秋水开蟾镜,槛畔山光淡绿蛾。
惆怅更无花解语,高楼凭遍晚风多。
廉公清兴酒颜酡,红豆抛残《白纻歌》。
三叠笙簧云外散,六朝烟雨梦中过。
尊前秋水开蟾镜,槛畔山光淡绿蛾。
惆怅更无花解语,高楼凭遍晚风多。
这首清代诗人贾虞龙的《万柳堂怀古(其一)》描绘了一幅清雅而怀旧的画面。首句“廉公清兴酒颜酡”以廉公饮酒后的微醺状态,展现出一种高尚的清廉之风。接着,“红豆抛残《白纻歌》”借红豆和古曲,寓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暗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三叠笙簧云外散,六朝烟雨梦中过”两句运用了音乐与烟雨的意象,将听觉与视觉结合,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历史长河中短暂美好的感慨。“尊前秋水开蟾镜”写的是月夜下的酒杯倒映着秋水,如同明镜,增添了怀古的幽深意境。
“槛畔山光淡绿蛾”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淡淡的山色与月光相映,犹如美女的眉黛,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惆怅更无花解语”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因为连花都不能理解他的情感,唯有高楼晚风相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当下清寂生活的淡淡哀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
何事陶彭泽,乏酒每形言。
仙人与道士,自养岂在繁。
但使荆棘除,不忧梨枣愆。
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山。
岁暮似有得,稍觉散亡还。
有如千丈松,常苦弱蔓缠。
养我岁寒枝,会有解脱年。
米尽初不知,但怪饥鼠迁。
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
此峰独苍然,感荷佛祖力。
茯苓无人采,千岁化琥珀。
幽光发中夜,见者惟木客。
我岂无长镵,真赝苦难识。
灵苗与毒草,疑似在毫发。
把玩竟不食,弃置长太息。
山僧类有道,辛苦常谷汲。
我惭作机舂,凿破混沌穴。
幽寻恐不继,书板记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