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雨诗》
《听雨诗》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

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贫只与诗为伍,客去从教睡作俦。

败衲依然湖海阔,老来无喜亦无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īngshī
sòng / jiǒng

sānfēnchūnshìèrfēnxiūzàohuàmíngmíngbǎicǎotóu

shēngqīngbànchuāngméiyǐngdànqiū

jiāpínzhīshīwèicóngjiàoshuìzuòchóu

bàiránhǎikuòlǎoláiyōu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听雨》。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夜雨声响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 这两句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其中“三分春事”暗示了春天繁忙的生产和生活状态,而“二分休”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闲自得的心境。“造化明明百草头”则是对大自然赋予万物生机的赞美之词。

"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这两句通过对夜晚雨声和梅花影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夜色中感受到的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一夜雨声清似玉”形象地将雨声比作清脆如玉的声音,而“半窗梅影淡于秋”则是对梅花孤傲不群特质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宁静。

"家贫只与诗为伍,客去从教睡作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物质上可能是“家贫”的他,却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与诗为伴。同时,“客去”意味着朋友或知音的离去,而“从教睡作俦”则是一种对现实困境超然处之的态度。

"败衲依然湖海阔,老来无喜亦无忧。" 最后两句通过对自己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达观的人生态度。“败衲”指的是破旧的衣衫,而“依然湖海阔”则表明即便是如此贫困,心胸也宽广如同大自然。至于“老来无喜亦无忧”,则是一种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无论悲喜,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夜雨声响、梅花影子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客有好鹤者贻之以诗一首

客有洲居者,飘然鹤与群。

晓唼侵丹藻,秋飞乱白云。

杖馀苔径候,琴半月床闻。

作书虽不解,犹恐是苏君。

(0)

雪后对月和皇甫子循二首·其二

缤纷飞雪暮,天月阆风过。

映台悬玉镜,融沼溢金波。

谢翰才抽赋,徐弦更入歌。

若教乘访棹,奚啻上银河。

(0)

送蔡羽归西山一首

山闻如日观,君宅与云齐。

西子澄湖在,毛公仙处迷。

霜飞春草歇,月出夜猿啼。

何日攀登遂,扬帆震泽西。

(0)

新闸晓行一首

征子戒晨鸡,津人鼓闸鼙。

绿流沿翠鹢,红日起杨堤。

汶上山相接,师庄水渐低。

长天芳草岸,犹使客心迷。

(0)

同孟中丞集边司徒官舍一首

九列华堂集,萝衣愧简招。

霞将仙液泻,风借玉河飘。

分夺南金重,欢移北斗杓。

谁云鹏鹖异,今日共逍遥。

(0)

许少卿伯诚席上遇马司业仲房一首

天路花初雨,皇居燕始翰。

俄于一席上,得有二龙看。

故对承筐恋,新交伐木欢。

清言相映发,不厌吐如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