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行藏只委天,山川却自以人传。
几年茨棘东坡地,不祇人贤地亦贤。
贤者行藏只委天,山川却自以人传。
几年茨棘东坡地,不祇人贤地亦贤。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名为《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其二)》。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
“贤者行藏只委天”,开篇即点明了贤者的命运与行为选择皆由天定,体现了宿命论的思想。这里的“贤者”不仅指道德高尚之人,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与推崇。接下来,“山川却自以人传”则转而强调了人的影响力,山川大地因人的活动与记忆而被传颂,突出了人在自然与历史中的主体地位。
“几年茨棘东坡地,不祇人贤地亦贤。”最后两句将话题聚焦于东坡之地,通过描述多年荒废的东坡地因贤者足迹而变得不凡,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这里“地亦贤”不仅是对土地本身的赞美,更是对贤者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的一种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既表达了对贤者高尚品德的敬仰,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观因人而异的深刻洞察。
绿净湖光,浅寒先到芙蓉岛。
谢池幽梦属才郎,几度生春草。
尘世多情易老。
更那堪、秋风袅袅。
晓来羞对,香芷汀洲,枯荷池沼。
恨锁横波,远山浅黛无人扫。
湘江人去叹无依,此意从谁表。
喜趁良宵月皎。
况难逢、人间两好。
莫辞沉醉,醉入屏山,只愁天晓。
瑶阙琼宫,高枕巫山十二。
睹瞿塘、千载滟滟云涛沸。
异景无穷好,闲吟满酌金卮。
忆前时。
楚襄王,曾来梦中相会。
吾正鬓乱钗横,敛霞衣云缕。
向前低揖。
问我仙职。
桃杏遍开,绿草萋萋铺地。
燕子来时,向巫山、朝朝行雨暮行云,有闲时,只恁画堂高枕。
山染青螺缥渺,人间难陟。
有珍珠光照,昼夜无休息。
仙景无极。
欲言时。
汝等何知。
且修心,要观游,亦非。
大段难易。
下俯浮生,尚自争名逐利。
岂不省,来岁扰扰兵戈起。
天惨云愁,念时衰如何是。
使我辈、终日蓬宫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