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二》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0)
注释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行:行走,这里指传递。
捧:双手捧着。
缕金笺:用金线装饰的纸张,形容贵重。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也指宫廷音乐。
歌:演奏。
《相府莲》:可能是曲名,可能与莲花或相府有关。
莫忘:不要忘记。
今年:今年的。
花发:花开。
处:地方。
西湖:著名的杭州湖泊。
西畔:湖的西岸。
北山:西湖附近的山脉。
前:前面。
翻译
诏书上写着金光闪闪的纸张,宫廷乐队应该演奏的是《相府莲》这首曲子。
不要忘了今年花开的地方,就在西湖西边的北山之前。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两句,便设定了一个庄重而又不失优雅的场景,似乎可以听到古代官府中传递信息的声音,以及伴随着乐曲响起的《相府莲》的旋律。这里的“诏书”和“乐府”都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运用。

接着,“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两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自然景色。在这里,诗人通过“莫忘”的呼吁,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和情感化。西湖的美丽与北山的壮观,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展示,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苏轼先生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感流露,是对友人沈谏议的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礼赞。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晋安城东温泉

女娲补天愁天破,石底千年埋宿火。

火蒸泉脉为温汤,凿开浴沼涵天光。

美人含羞弄清泚,一朵芙蓉蘸秋水。

起来无力著纤裳,冰肌缥缈轻云香。

人间何福能堪此,好与天家浴仙子。

曾闻前代有华清,玉龙活动真妮惊。

吾皇仁圣格天地,天锡玄符地呈瑞。

风雷奔击鬼神呼,温泉一夕移燕都。

(0)

骤雨

神龙奋头角,顷刻致风雷。

云逐溪南去,雨从山北来。

炎凉分枕簟,洒落满楼台。

物物皆沾足,馀膏及草莱。

(0)

腰痛

门前齐雪立,因被病相魔。

堪佩金鱼否,能悬宝剑么。

折非陶令懒,瘦似沈郎多。

已办扬州鹤,其如十万何。

(0)

倚楼

楼高天一握,山入白云根。

寺在牛鸣地,人行犬吠村。

晴窗薰野马,寒木下孤猿。

吟罢月初上,诗僧来扣门。

(0)

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其二

庵居天半壁,古道拟山阴。

风劲松须落,石高泉眼深。

钟声清嶂合,幡脚翠岚侵。

二妙堪名世,诗人曾赏音。

(0)

题劳劳亭

流水无情去不还,白杨青草满前山。

古今多少兴亡事,人自劳劳亭自閒。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