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骤雨》
《骤雨》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神龙奋头角,顷刻致风雷。

云逐溪南去,雨从山北来。

炎凉分枕簟,洒落满楼台。

物物皆沾足,馀膏及草莱。

(0)
翻译
神龙展现出它的威猛,瞬间引发风雨雷电。
云彩随溪水向南飘去,雨水从山北头降落。
炎热与清凉在枕席间交错,洒满了整个楼阁。
万物都被雨水滋润,连杂草也得到了恩泽。
注释
神龙:比喻强大的力量或杰出的人物。
顷刻:极短的时间。
致:引起。
风雷:自然界的风雨雷电,象征力量。
云逐:云彩跟随。
溪南:溪流的南边。
雨从:雨水从……来。
山北:山的北面。
炎凉:形容天气的冷热变化。
枕簟:枕头和竹席,代指卧具。
洒落:分散落下。
楼台:楼阁。
物物:每样事物。
沾足:被充分浸润。
馀膏:剩余的水分或恩惠。
草莱:野草丛生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骤雨的场景。首句“神龙奋头角”以神龙出水的形象生动展现了雨势之迅猛,如同龙腾起舞,瞬间带来风雨交加。接下来的“顷刻致风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强烈的自然力量感。

“云逐溪南去,雨从山北来”通过动态的视觉画面,描绘了雨云随风向溪流方向移动,而雨水则从山间奔涌而下的情景,富有空间感和层次感。诗人运用对仗,使语言节奏鲜明。

“炎凉分枕簟,洒落满楼台”写出了雨后天气的变化,炎炎夏日的热气被骤雨冲刷,凉意顿生,连室内的枕席都感受到这份清凉,楼台之上更是雨滴洒落,声音清脆。

最后两句“物物皆沾足,馀膏及草莱”描绘了雨的普降,无论是大物件还是小草,都得到了滋润,展现了雨的恩泽广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骤雨的壮观景象,以及它带来的清新与生机。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九日值连雨用古韵

佳辰准拟酒肠宽,连雨翻教减笑欢。

桂玉屡迟中妇馈,莓苔欲上野人冠。

场无露积妨秋穫,箧未成衣犯晓寒。

稍喜黄花解人意,含章有意候晴看。

(0)

三农苦

癸未四月雨,并遗东作忙。

盛夏雨不嗣,连月恣恒旸。

邻湖㪺数级,安问陂与塘。

高秋报淫雨,宵昼声浪浪。

山村早焦槁,自无卒岁望。

原田所灌溉,糜烂无登场。

泽农陷巨浸,什一罹死亡。

贫者为耕治,鬻儿营种粮。

乃今益穷迫,骨肉矧异方。

富者忧盗贼,扑劫群虎狼。

向闻司租使,适经川泽乡。

芃芃赏禾黍,讵信愬灾荒。

三农苦复苦,天高难自明。

未论死沟壑,官租何由偿。

仰首向天泣,旻天但苍苍。

(0)

渭南道中

历历晨光树外明,西来几日又东行。

骊山自绕秦宫尽,渭水空萦汉畤平。

岂有芳菲通旧苑,秪惊禾黍暗高城。

凭谁指点兴亡地,岁晚令人百感生。

(0)

癸未书警·其一

群盗连淮海,传闻逼近郊。

空村愁欲陷,归燕恐难巢。

敌忾谁能壮,讹言众易挠。

邻家小儿女,荷担念同胞。

(0)

酬林伯乔兼呈杨掌科

疏慵成癖喜成狂,两放閒情到野庄。

涧水半桥归别壑,山云几片度低墙。

步旋花径盘纡远,坐傍松阴笑语凉。

但愿年年人似玉,春风一度一寻芳。

(0)

次文峰先生秋兴二首·其二

暮云风急雁行斜,客里逢秋感岁华。

落叶响随窗外雨,枯枝飘作水中槎。

谁家断续敲砧杵,何处喧嘈竞鼓笳。

赖有清香能慰藉,石栏岩桂正开花。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