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渭南道中》
《渭南道中》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历历晨光树外明,西来几日又东行。

骊山自绕秦宫尽,渭水空萦汉畤平。

岂有芳菲通旧苑,秪惊禾黍暗高城。

凭谁指点兴亡地,岁晚令人百感生。

(0)
鉴赏

此诗《渭南道中》由明代诗人朱应登所作,描绘了诗人行经渭南道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与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历历晨光树外明,西来几日又东行”,以清晨明亮的光线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从西往东行进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无尽。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景象的清新明丽,也隐含了人生的短暂与旅途的漫长。

颔联“骊山自绕秦宫尽,渭水空萦汉畤平”,将视线转向历史遗迹。骊山环绕,秦宫已成废墟;渭水环绕,汉畤虽在,却显得空旷和平静。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颈联“岂有芳菲通旧苑,秪惊禾黍暗高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反思。昔日的繁华之地,如今只有荒草丛生,诗人不禁感叹,昔日的美景与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荒凉。这里的“芳菲”与“禾黍”分别象征着过去的繁荣与现在的衰败,而“旧苑”与“高城”则是历史的见证者。

尾联“凭谁指点兴亡地,岁晚令人百感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历史的兴衰更替,诗人感到困惑与迷茫,不知道该向谁寻求答案。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感受愈发强烈,引发了他对人生、历史以及未来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用观志能韵寄萨使君

杏花落后见辛夷,烈士无歌忆别离。

春草池塘蛙吹早,斜阳巷陌燕归迟。

(0)

新月

光中新见仙人迹,桂树初生影未浓。

仰望青天如止水,西头一瓣玉芙蓉。

(0)

雪屋为通上人作

倒挽天河转翠微,玉虬鳞甲满天飞。

道人结屋东边住,爱看晴花不掩扉。

(0)

农事

落日蜻蜓处处飞,槿花门巷豆花篱。

行逢野老问农事,稻雨湿衣香未知。

(0)

雨后村行二首·其一

雨过沙头落涨痕,满林红叶自纷纷。

水平路面高低见,风约溪声断续闻。

老屋无桥横独木,沧洲欲雁起寒云。

残芦头顶花如雪,莫是吟人鬓上分。

(0)

与范子择三首·其二

夷吾菁茅谋,仲父四方翰。

悠哉南山歌,夜永何时旦。

北风吹短衣,千载有馀叹。

相见且乐酒,况也云雨散。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