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泊大江口,行人与马争。
不如渔艇子,高卧待潮平。
船泊大江口,行人与马争。
不如渔艇子,高卧待潮平。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江边渡口的景象,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船泊大江口”,简洁地勾勒出画面的背景,江水浩渺,船只停泊,为后续的场景铺垫。接着,“行人与马争”,生动地描绘了渡口的繁忙景象,人来人往,马匹穿梭,一派热闹的码头生活图景。然而,这种繁忙与喧嚣并未让诗人感到满足或愉悦,相反,他转向了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不如渔艇子,高卧待潮平。”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手法,将渔艇子的生活状态与渡口的繁忙形成鲜明对照。渔艇子在潮水退去后,可以悠闲地躺在船上,等待潮水再次上涨,这样的生活简单而自在,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忙碌、纷扰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和逃避。
小白反于齐,鲍叔进夷吾。
中钩怀旧恨,宥用犹是夫。
谲辞请诸鲁,施伯何妨乎。
一如鲍叔料,施伯果进谋。
杀而授之尸,炙輠安用诸。
使者复致辞,欲生得戮屠。
乃使束缚予,将以返归途。
比至齐国境,三浴三衅涂。
施伯谋诚高,再请情见初。
胡乃生予之,终为鲁国忧。
齐使又奚谁,智如鲍叔徒。
仓卒为诡谈,生还敬仲俱。
战国尚机变,纪载强半诬。
善哉子舆言,尽信不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