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水之德,宁静山之体。
山重水复处,书堂适构此。
喻义因名堂,嘉言徵蜀史。
大用不穷人,由表知其里。
澹泊水之德,宁静山之体。
山重水复处,书堂适构此。
喻义因名堂,嘉言徵蜀史。
大用不穷人,由表知其里。
这首诗以“澹宁堂”为题,通过描绘山水的静谧与淡泊,隐喻了修身养性、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诗人借山重水复的自然景观,巧妙地构建了一个书堂,寓意深远,寄托了对嘉言懿行的赞美和对蜀地历史文化的追思。
“澹泊水之德,宁静山之体。”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水的淡泊和山的宁静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稳重。水的流动虽无常,却能滋养万物,山的静默虽无声,却承载着大地的厚重。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应当追求的心境与生活态度。
“山重水复处,书堂适构此。”进一步描绘了书堂所在的位置,隐匿于山重水复之间,仿佛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避世之所。这里不仅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心灵栖息的港湾,一个远离尘嚣、静心思考的空间。
“喻义因名堂,嘉言徵蜀史。”通过书堂的名字“澹宁”,诗人巧妙地将修身养性的理念与历史文化的传承联系起来。这里的“嘉言”不仅指书堂内所藏的智慧之语,更是对古代蜀地文化精华的赞颂,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双重价值。
“大用不穷人,由表知其里。”最后两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关系的深刻理解。真正的伟大和用途,并非仅在于表面的显赫或成就,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与智慧。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可以窥见其内心的世界,这也是对“由表知其里”的生动诠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