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来长掾宰如君,退食时惟儒士亲。
编简香中犹得味,簿书丛底不沾尘。
乍交祇恨过从浅,每到须蒙问劳频。
多少清风留鹤国,不堪折柳向西津。
比来长掾宰如君,退食时惟儒士亲。
编简香中犹得味,簿书丛底不沾尘。
乍交祇恨过从浅,每到须蒙问劳频。
多少清风留鹤国,不堪折柳向西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职后生活的宁静与淡雅。开头两句"比来长掾宰如君,退食时惟儒士亲"表明作者在退隐后的生活中,只与儒士为伴,与世俗的宴饮拉开了距离。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展示了其对文人清淡生活的向往。
接着两句"编简香中犹得味,簿书丛底不沾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编篮时仍能感受到花香,而整理书籍时却无需担心书页沾染尘埃。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在退隐后对生活的细腻体验和对精神世界的珍视。
"乍交祇恨过从浅, 每到须蒙问劳频"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交往的反思与自省。虽然曾经的交际如浮云,但在平淡中却常常被问及劳作之事,这表明诗人虽身处隐逸,却仍关心世事。
最后两句"多少清风留鹤国, 不堪折柳向西津"则是对远方故土的怀念和不舍。"清风留鹤国"象征着诗人希望保持纯洁的心灵,而"不堪折柳向西津"则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虽身在异乡,但心中仍牵挂着远方的家园。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淡泊明志的隐逸生态,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反思与对故土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