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年华去不穷,眼看浓绿换芳丛。
半溪浅碧春前雨,满地残红午后风。
客舍萧条唯感物,壮心寂寞谩书空。
吟诗羡杀唐公子,兴在三山碧海东。
流水年华去不穷,眼看浓绿换芳丛。
半溪浅碧春前雨,满地残红午后风。
客舍萧条唯感物,壮心寂寞谩书空。
吟诗羡杀唐公子,兴在三山碧海东。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暮春用唐寿卿韵二首(其二)》描绘了春天逝去、景色变换的景象。首句"流水年华去不穷"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表达岁月如梭之感。"眼看浓绿换芳丛"则形象地展示了春去夏来,草木由浓绿转为繁花的过程。
"半溪浅碧春前雨,满地残红午后风"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写出了春雨过后溪水泛起的青翠和午后微风中飘落的花瓣,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凋零并存的美。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客舍萧条唯感物,壮心寂寞谩书空"表达了诗人身处客居,面对自然变化而生出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壮志未酬的感慨。"吟诗羡杀唐公子,兴在三山碧海东"以羡慕唐代文人唐公子的闲逸生活,寄托自己对自由自在、游历山水的理想,但现实中的寂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使得这种羡慕更显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又有对个人境遇的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汉帝长杨苑,誇胡羽猎归。
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见说金台客,相逢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
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
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
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
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
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
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
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
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
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