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
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
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展现了别离时的惆怅与深沉的情谊。
首句“吴门向西流水长”以宏伟的江景开篇,展示了送别的地理环境,同时流水长也象征着时间的无尽和离别的漫长。
接下来的“水长柳暗烟茫茫”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通过柳树的昏暗与烟雾的迷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哀愁的情调。
“行人送客各惆怅,话离叙别倾清觞”直接表达了送别时人的情感状态。行人与客人在分别时都感到心中沉重,这种感情通过对话和酒宴的描写得以传达。
“吟丝竹,鸣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则展示了诗人在送别时的一种放纵自我的情绪。通过音乐与饮酒,诗人试图暂时忘却离愁,但这种狂欢背后是无法掩饰的悲伤。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时返故乡”这两句则直接了表达了行人的决心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挂帆启程意味着远行,而何时能返回故乡,则充满了未知和渴望。
“殷勤振衣两相嘱,世事近来还浅促”这两句描写了分别之际双方的殷切嘱咐,以及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振衣象征着深情的告别,而世事的浅促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体悟。
最后,“愿君看取吴门山,带雪经春依旧绿”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朋友能够记得这个送别之地——吴门山,即使是在春天过后,山上的雪已经融化,但那里的景色依然如故。
“行人行处求知亲,送君去去徒酸辛”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在每一个旅途中寻找知己的过程里,每一次的送别都只能留下无尽的酸楚和辛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深刻关系,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变化。
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麇麚。
子孙分散不复惜,排弃坑谷埋泥沙。
一株跃出随畚锸,知我开轩方种花。
颓然远岭垂涧壑,豁然洞穴通烟霞。
十夫徙置幸不远,轩前桐柏阴交加。
我家旧隐久不到,小池尺水三流槎。
少年旋绕看不足,时呼野老来煎茶。
老人得此且自慰,更访馀石探幽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