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其一》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垣荆棘旧成堆,留待公来次第开。

车马已通城下路,榛芜尽付冶家灰。

异时碧瓦千门合,应记红旌百度来。

自笑裨谌便旷野,肩舆飞盖许追陪。

(0)
注释
北垣:北墙。
荆棘:多刺的灌木,象征困难或荒废。
次第:依次,逐一。
车马:代指贵客的到来。
榛芜:杂草丛生的地方。
冶家灰:炼铁炉中的灰烬,比喻废弃之物。
碧瓦:青绿色的屋瓦,形容宫殿的华丽。
红旌:红色旗帜,常用于显赫人物出行的仪仗。
裨谌:古代贤臣,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旷野:空旷的野外。
肩舆:轿子。
飞盖:疾驰的车辆,形容快速出行。
翻译
北墙边荆棘丛生,曾经堆积如山,等待您一一清理。
道路已经通向城下,废弃的榛树林木都化为冶铁的燃料。
将来繁华之时,众多宫殿的碧瓦相接,会记得您多次驾临的红旌盛景。
我自嘲像裨谌那样,在这野外也能随和,期待能与您同乘肩舆或飞盖出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其一)》。诗人以北垣的荆棘丛生为背景,表达了对城市修复和发展的期待。他期待着官员的到来,清除障碍,打通道路,让车马通行,废弃之地将被开发利用。诗人想象未来城池繁华,碧瓦连绵,回忆起过去红旌频繁的场景,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诗中“自笑裨谌便旷野”一句,诗人自嘲自己像古代谋士裨谌那样,即使身处荒野也能参与建设,表达了积极参与和乐观期待的心情。最后,“肩舆飞盖许追陪”则描绘了诗人希望能与朋友们一同乘坐肩舆或飞盖,共同见证城池的复兴,体现了他对友人和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城市变迁,表达了对城市建设的热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兴盛和个人贡献的双重关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自咏十律·其三

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

生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

纪岁自应书甲子,朝元谁共守庚申。

悲歌抚罢龙泉剑,独立苍茫望北辰。

(0)

湖上感事漫成四绝奉寄玉山·其三

海峤浮西日,关梁转北风。

苏郎书未返,愁绝雁来红。

(0)

苏台竹枝词十首·其六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0)

闻竹枝歌因效其声二首·其一

钿山湖影接松江,橘叶青青柿叶黄。

要写新愁寄音信,西风断雁不成行。

(0)

钱塘怀古·其二

烟草埋鸿钟,劫灰隐金关。

玉殿空明月,春潮去不还。

十二白玉阑,当年有谁攀。

(0)

口占诗序·其四

春塘杨柳未飞绵,已有清阴覆画船。

好倩吴姬歌《水调》,不辞有罚酒杯传。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