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其一》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北国亦知岐有夷,何尝烽火报惊危。

拥旃绝漠闻嘉语,缓带临边出好诗。

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

从今无事唯须饮,文字声名人自知。

(0)
注释
岐: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名,这里泛指边疆异族之地。
烽火: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信号,点燃烽火表示有敌情。
拥旃:身披毛毡,形容北方寒冷地区的服饰。
嗣岁:新的一年,指春节或新年。
三馆:古代官府收藏图书的地方,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学术机构。
文字声名:指通过文学作品而获得的声誉。
翻译
北方的人也知道岐国有异族,何曾点燃烽火报过危险的消息。
在寒冷的边疆,身披毛毡听到美好的话语,轻松地漫步边境创作出优美的诗篇。
邀请我共饮一杯迎接新的一年,等待你的到来,我在三馆已经等待很久了。
从今以后,没有烦忧只须饮酒作乐,文采斐然、名声远扬,这都是你自己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其一)》。诗人以北国之行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待。首句“北国亦知岐有夷”暗示了边疆的异族存在,但并未带来战事的警报,暗含了国家的安宁。接下来的“拥旃绝漠闻嘉语,缓带临边出好诗”描绘了诗人与当地官员的交流,他们以文会友,气氛融洽,显示出文化交融的美好。

“约我一樽迎嗣岁,待君三馆已多时”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他们在新年之际相约畅饮,等待已久。最后两句“从今无事唯须饮,文字声名人自知”点明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满足,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宁静中,他们才能专注于文学创作,声名自会流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文学价值的重视。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宫词·其五十三

瑞竹亭亭近玉墀,初同一簳却分岐。

已传国史新图籍,更得君王御制诗。

(0)

宫词·其十八

华封献祝协休祥,已见诜诜十七王。

宗德祖公钟圣世,子孙千亿正蕃昌。

(0)

宫词·其十二

稀微斜照影鳌山,黼座高临缥缈间。

共祝吾皇千万寿,年年华阙觐天颜。

(0)

慧严永长老赞

我昔同登法云地,道场不异耆闇山。

指出后身自在通,当日曾闻新受记。

秀眉明目坏色衣,谁其写成比丘相。

只这便是紫金容,在在处处咸恭敬。

(0)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其六

修车浸种一番忙,肚热邻家见早秧。

饱饭未惊心已饱,方知生计要商量。

(0)

学书十绝·其三

未逢四祖且堆堆,才见龙潭眼便开。

龙去潭空人自老,衔花百鸟漫飞来。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