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慧严永长老赞》
《慧严永长老赞》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我昔同登法云地,道场不异耆闇山。

指出后身自在通,当日曾闻新受记。

秀眉明目坏色衣,谁其写成比丘相。

只这便是紫金容,在在处处咸恭敬。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慧严永长老赞》。诗中以赞美慧严永长老的高洁德行和非凡智慧为主题。开篇“我昔同登法云地,道场不异耆闇山”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与长老一同修行的地点比作法云之地和耆闇山,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神圣与庄严,同时也表达了对长老修行环境的崇敬。

接着,“指出后身自在通,当日曾闻新受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老的智慧与超凡脱俗,暗示他能预见未来,具有通达一切的智慧。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对长老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教高僧智慧与预言能力的普遍信仰。

“秀眉明目坏色衣,谁其写成比丘相”两句,则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长老的外在形象。秀眉明目的描述,展现了长老的智慧与慈祥;“坏色衣”则可能象征着长老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同时,这里也借“比丘相”这一佛教术语,强调了长老作为僧侣的身份与修行者的形象。

最后,“只这便是紫金容,在在处处咸恭敬”两句,总结并升华了对长老的赞美。这里的“紫金容”可能是指长老的内在光辉或其智慧、德行所散发出的光芒,而“在在处处咸恭敬”则表达了对长老的广泛尊敬与崇拜,无论是在何处,人们都对其充满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慧严永长老的外在形象、内在智慧以及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对长老的崇高敬意和深刻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佛教高僧的普遍尊崇与信仰。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简谢达夫

吾识宣城守,又违之一邦。

相看知雅曲,必解赋澄江。

温厚气无杂,衰慵心已降。

举觞喜见属,亲为拨春缸。

(0)

送王章赴长宁通判

仰事各黄发,今为闾里荣。

共看朱绂贵,更益綵衣明。

泥轼幸小驻,羽觞当缓行。

期君如石建,烜赫汉西京。

(0)

至日留滞荆渚同邓氏兄弟饮酒

今日当长至,穷年尚远行。

野晴春草细,江晚夕阳明。

衰病依僮仆,经过得友生。

浊醪来近市,坚坐且徐倾。

(0)

他乡

故国山川安在哉,他乡今复见春来。

蓬蒿并兴草益茂,桃李不言花自开。

催促年华似推毂,较量筋力试登台。

归田尚可扶犁在,明岁当驱俗驾回。

(0)

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

吴蜀相望万里程,经年书到说都城。

御沟犹泛宫花出,春草还依辇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国,东南父老亦伤情。

郑公乡里闻如故,谁道胡儿解弛兵。

(0)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其三临风阁

举扇谢风伯,排闼有清音。

不可遣尘污,但当开我襟。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