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苦阅循良传,别路看君意转长。
飒飒秋风吹岊水,娟娟菊蕊傍重阳。
中原目尽凤麟出,南国车前乌鹊翔。
莫学武原陈仲举,只将悬榻报君王。
年来苦阅循良传,别路看君意转长。
飒飒秋风吹岊水,娟娟菊蕊傍重阳。
中原目尽凤麟出,南国车前乌鹊翔。
莫学武原陈仲举,只将悬榻报君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送欧阳崇道入觐》。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官途顺利、品德高尚的期许与祝福。
首联“年来苦阅循良传,别路看君意转长”,诗人感慨自己多年来阅读了许多关于贤良官员的传记,在分别的路上,对友人的期望和情感愈发深厚。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品格的敬仰,也流露出离别的不舍之情。
颔联“飒飒秋风吹岊水,娟娟菊蕊傍重阳”,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秋风飒飒,吹过曲折的河流,菊花在重阳节前后绽放,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不仅渲染了送别的氛围,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颈联“中原目尽凤麟出,南国车前乌鹊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比作从中原飞出的凤凰和麒麟,以及在南国道路上飞翔的乌鹊。这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仕途,前程似锦,充满希望。
尾联“莫学武原陈仲举,只将悬榻报君王”,诗人以历史上的陈仲举为例,告诫友人不要像陈仲举那样过于清高,而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友人品格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对友人品德、才能的认可与期待,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冷清清地,便逢欢、也则不情不绪。
况是宵长孤枕侧,挨得几番秋雨。
兰炷微沉,桃笙半叠,送尽炉烟缕。
香浓醉薄,此愁何减羁旅。
不过絮断柔肠,乱蛩枉却,费许多言语。
二十五声清漏永,尽够滴残双箸。
翠湿云鬟,凉侵玉腕,那复催砧杵。
由他梦醒,别来和梦难据。
电掣金蛇,云翻黑墨,风枝无力。
雨过芳塘,圆荷撼新碧。
凉风入户,动几处、骚人词客。幽寂。
似断还连,向黄昏不息。
香消篆印,灯暗芸篝,连床乱书籍。
遥知千里泽国,楚天北。
最爱妙莲清净,法界梦中曾历。
怕颠狂风雨,洗褪好花颜色。
洞天福地,问谁来剥啄,昔年狂客。
二十年前曾一过,意气须眉都别。
蜀帝啼鹃,令威化鹤,往事伤心绝。
依然相见,南楼今夜明月。
楼前杂树零花,楼中楚楚,几幅云林笔。
丹灶绳床仍未改,少个楼头吹铁。
高不胜寒,仙乎欲去,待鼓凌风翼。
琼宫玉宇,盈盈相望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