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宇文公南》
《寄宇文公南》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彭泽长谣便归去,君辞曲水亦其徒。

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况皆千里驹。

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卢胡。

从来绵竹多贤者,唯是杨雄识壮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gōngnán
sòng / wéntóng

péngchángyáo便biànguījūnshuǐ

guānjièdòuèrkuàngjiēqiān

lǎnduìrénchángyànwénshíshìdàn

cóngláimiánzhúduōxiánzhěwéishìyángxióngshízhuà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告别彭泽湖畔的生活,准备归去的情景。开篇“彭泽长谣便归去,君辞曲水亦其徒”两句,表明诗人对那里的美好记忆和情感留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去,与朋友一同告别那条曲折的河流。

接着,“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况皆千里驹”两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一种公职可能带来微薄的收入(“五斗米”象征着微薄的俸禄),而两个孩子远在千里之外,或许是读书或做官,这增加了诗人内心的牵挂和忧虑。

中间,“懒对俗人常答飒,厌闻时事但卢胡”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俗琐事和时事新闻的不屑与厌倦,他更愿意保持距离,不愿参与或过分关注那些平庸无奇的事务。

最后,“从来绵竹多贤者,唯是杨雄识壮夫”两句,诗人提及历史上许多在绵竹(今四川德阳)地区有作为的贤达之士,但在他心中,只有杨雄真正理解并欣赏壮丽的事物和人物。这里的“壮夫”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宇文公,表明诗人对他的敬仰。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告别、生活状态、内心世界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一个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的一种描绘,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自信的体现。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五诗狂

岸帻都旁若,穷搜无遁形。

写嫌僧阁窄,吟怕酒船停。

绝顶寒曾上,闲门夜不扃。

兴阑犹拍髀,毫末视青冥。

(0)

送遂良师游天台

贝叶松枝想暂閒,半囊乘兴几时还。

船窗月上沧洲远,应有诗题忆旧山。

(0)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其四

月色半古寺,虫声杂疏钟。

江城缭山色,星斗摇空濛。

徐行不自觉,徙倚树影中。

忽然变烟雨,江上东南风。

(0)

送净应老道源往浙右

片云离海屿,吴地去随缘。

托钵应行乞,升床亦坐禅。

舟停上塘雪,寺隔过山烟。

刺史知闻旧,无须觅镜传。

(0)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其一

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

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

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

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

(0)

次韵希父见寄二首·其二

腊前墙角见梅花,雪后墙头见月华。

满引浊醪无一事,尽收好处入吾家。

结庐君待归安固,抱瓮侬今老永嘉。

莫道青山便遮断,春风浩荡没津涯。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