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
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
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
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
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
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
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
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若存为送别退斋先生回归武夷山而作,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对世风日下的忧虑。首句“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表明诗人虽未与退斋先生相识,但对其年高德劭已有深刻印象。接着,“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描绘了诗人见到退斋先生时的谦恭态度,还未开口就已心生敬意。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赞美先生的仪态和学问,仿佛能从他的举止中看到古代礼乐文化的影子,暗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道德风气日益衰落的忧虑,认为正道渐行渐远,人心不古。
最后两句“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表达了诗人对退斋先生的深深敬仰,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难得,如果这样的贤者不再,那么维护和传承道义的责任将何人承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五等酬庸,数戡定成功,公尤称首,回溯牙旗玉帐,壁垒犹存,朱雀乌衣,门闾未改,抚兵燹摧残之地,重睹昔时城郭,今日人民,顾遗黎永念前勋,好将北固诸峰,摩崖并勒千秋颂;
三江建节,论弟兄接武,史亦稀闻,顿惊虎踞龙蟠,风云掩色,鸾停鹄峙,梧竹凋年,积家庭沉痛以来,遂令气壮山河,身骑箕尾,惭薄德难为后继,每忆南丰世泽,箸录长留一瓣香。
正普天教孝,庆衍宫闱,二圣与龄,一人锡福,百僚作颂,万户称觥,萃古来异数恩荣,海宇绣衣,惟母算跻无量佛;
为当代生才,祥开河岳,东平瓯粤,南靖荆蛮,北定燕齐,西绥溟澥,合门内中兴将相,湖山彩服,我公身领大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