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京国不登高,今日重阳路里遭。
已见黄花盈晚径,肯嫌白露湿征袍。
皇猷远大师无敌,军令严明下不骚。
早晚归朝会知己,敢言衰病足劬劳。
几年京国不登高,今日重阳路里遭。
已见黄花盈晚径,肯嫌白露湿征袍。
皇猷远大师无敌,军令严明下不骚。
早晚归朝会知己,敢言衰病足劬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储在己卯年扈驾南征途中,恰逢重阳节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治理与军令的赞叹。
首联“几年京国不登高,今日重阳路里遭”,诗人回顾了多年未有机会在京城登高赏景,如今却在行军的路上巧遇重阳佳节,流露出一种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意外的惊喜。
颔联“已见黄花盈晚径,肯嫌白露湿征袍”,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之景:傍晚的小径上,菊花盛开,一片金黄,虽行军艰苦,但诗人并未嫌弃露水打湿了征袍,反而欣赏着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皇猷远大师无敌,军令严明下不骚”,赞美了国家的深远策略与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军纪严明,军队行动井然有序,没有混乱,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认可和对军队纪律的敬佩。
尾联“早晚归朝会知己,敢言衰病足劬劳”,表达了诗人对早日回到朝廷与知交相聚的期待,同时也暗示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仍愿意为国效力,不辞辛劳,体现了诗人忠诚与奉献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抒发,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军队及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认同。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
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
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
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
晴薰病眼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
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
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閒居何不乐,非愿世兼收。
利乃庶人意,道惟君子忧。
野花开北陌,官酒酌东楼。
故里有书至,应言无久留。
此去即乡党,子宁无友生。
不堪今日别,真见故人情。
杯覆葵花小,尊倾竹叶清。
送行须尽醉,兼为破愁城。
地行莫如马,蹴踏千里空。
西游到瑶池,岂止过崆峒。
忽当涉江汉,载之楼船中。
楼船谁能乘,御者须阿童。
阿童亦何劳,八尺真毛龙。
即将凌波涛,复恐挟雷风。
或从琴高生,化作赤鲩公。
径去不可执,飘然朝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