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元会曲》
《水调歌头.元会曲》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

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轨,万点共连珠。

垂衣本神圣,补衮妙工夫。朝元去,锵环佩,冷云衢。

芝房雅奏,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春早红鸾扇暖,迟日上金铺。

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作家毛滂所创作的《水调歌头·元夕》,其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追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这两句通过“九金”、“八玉”的象征性表述,指代着朝代更替、历史演进的过程,以及文学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宋重"和"秦馀"暗示了诗人对唐宋文化的自豪与眷恋。

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这句表达了时间流逝洗涤一切的力量,同时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知识与智慧的传承。河洛一带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一段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轨,万点共连珠。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景象,"升平光景"指的是和谐安宁的社会状态,"五星循轨"则寓意着天命的循环与秩序,而"万点共连珠"则形容璀璨满目的星空,也可引申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

垂衣本神圣,补衮妙工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服饰传统的尊崇与发扬光大。"垂衣本神圣"强调了服饰设计的神圣与庄严,而"补衮妙工夫"则展示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打磨。

朝元去,锵环佩,冷云衢。这三句转向了诗人个人的行动与感受。"朝元去"可能指的是朝拜皇帝或是前往某个地方,而"锵环佩"则表达了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可能来自于行走中的装饰品发出的声音。"冷云衢"描绘了一个清冷的云雾缭绕的环境。

芝房雅奏,仪凤矫首听笙竽。这两句则转向了音乐与艺术的享受。"芝房雅奏"指的是在一个高雅的空间内进行的优美演奏,而"仪凤矫首听笙竽"则表现了一种对古典乐器演奏的专注聆听。

天近黄麾仗晓,春早红鸾扇暖,迟日上金铺。这三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自然景象。"天近黄麾仗晓"可能指的是清晨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室内,而"春早红鸾扇暖"则表达了一种春季的温暖与生机,"迟日上金铺"则形容了延绵不绝、如同织锦一般的太阳光线。

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存和永恒美好的向往。"万岁南山色"可能指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观,而"不老对唐虞"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与历史上的盛世文化同在,保持着青春不老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古代文化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的尊崇以及对未来永恒的美好向往。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元日寿董都督

旌节初离海上营,喜从元日庆长生。

函关气逐东风到,垒壁星连北斗明。

射虎不忧双臂弱,据鞍宁许一身轻。

侯门最得春光早,满进椒花酒数行。

(0)

病起

卧病经旬久,开窗思有馀。

不知秋几许,黄叶满庭除。

(0)

元夕灯诗十首应制·其八蝶恋花

鳌山花卉竞春红,舞蝶时来趁煖风。

一霎不知何处在,恍疑飞过漆园东。

(0)

弃妇辞

弃妇下堂去,六亲尽彷徨。

弃妇无所弃,弃之家不祥。

忆初来嫁时,惟家以为庆。

搰搰理乱丝,为君事流黄。

札札把长线,为君补衣裳。

虽劳不敢辞,虽工不敢扬。

竭力奉君欢,群小亦莫容。

君心岂不谅,背憎由舌长。

黄金亦销铄,礼义安足防。

去去出君门,落日照大荒。

辐脱难复行,弦绝难更张。

事乖理当去,但念未分明。

割皮以为纸,沥血以为浆。

前书柏舟篇,后书绿衣章。

进君期为悟,视听付茫茫。

复书于太空,愿助日月光。

万古丽元气,上下流无方。

倘或沦君心,他时省糟糠。

(0)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其五

绿尊沽酒出春城,春日寻梅湖上行。

闻道冲风又冲雪,旁人不识醉翁情。

(0)

录余青阳廷心与郑山子美手札

国难仓惶细语笺,危城落日大江边。

干戈一胆公生死,涕泪千年尚简篇。

家里识绦如有妇,波心抱印若无渊。

烧香洗手重新录,飒觉英灵笔研前。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