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掌教冠诸儒,堂上春风散佩琚。
未儗识荆惭太白,可应慕蔺愧相如。
世家重绍甘棠笏,手泽多传漆简书。
明越同乡天咫尺,暮云频倚客窗虚。
中都掌教冠诸儒,堂上春风散佩琚。
未儗识荆惭太白,可应慕蔺愧相如。
世家重绍甘棠笏,手泽多传漆简书。
明越同乡天咫尺,暮云频倚客窗虚。
此诗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题为《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其一)胡教授》。诗中以“中都掌教冠诸儒”开篇,赞美了胡教授在学术界的卓越地位,如同春风拂过,使得在场的儒生们皆佩戴着光彩夺目的佩琚,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胡教授的影响力和受人尊敬的程度。
接下来,“未儗识荆惭太白,可应慕蔺愧相如”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胡教授的敬仰之情。这里引用了李白和蔺相如的故事,意在说明自己未能与胡教授这样的大儒相识,深感羞愧,同时表达了对胡教授才华的钦佩,自愧不如。
“世家重绍甘棠笏,手泽多传漆简书”则进一步赞扬了胡教授家族的荣耀和学问的传承。甘棠笏象征着家族的显赫,而手泽多传则表明胡教授亲自传授的知识和智慧被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最后,“明越同乡天咫尺,暮云频倚客窗虚”两句,点明了与胡教授的地理位置相近,却因时空阻隔而难以相见。诗人通过想象,将自己与胡教授之间的距离比作天边的暮云,虽近在咫尺,却只能倚靠在客窗前遥想,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胡教授的赞美和自我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学术追求的执着和对师长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和交流的渴望。
芳菲满雍州,鸾凤许同游。
花径须深入,时光不少留。
色鲜由树嫩,枝亚为房稠。
静对仍持酒,高看特上楼。
晴宜连夜赏,雨便一年休。
共忆秋官处,馀霞曲水头。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