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蝉》
《闻蝉》全文
唐 / 刘昭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

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

(0)
注释
一雨:一场雨。
一番:一次。
晴:放晴。
山林:山和树林。
冷落:清冷、寂静。
青:青翠。
莫侵:不要打扰。
残日:傍晚。
噪:嘈杂声。
异乡:外地、他乡。
孤馆:孤独的旅馆。
宿:住宿。
漳浦:地名,在福建。
扁舟:小船。
离:离开。
洞庭:洞庭湖。
年年:每年。
当此际:在这个时候。
那免:怎能避免。
鬓凋零:双鬓斑白、衰老。
翻译
雨后转晴,山林显得清冷寂静。
不要打扰傍晚的宁静,我正在异乡聆听这一切。
独自在旅馆过夜在漳浦县,乘小船离开洞庭湖。
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怎能避免双鬓日益斑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昭禹的《闻蝉》。从艺术风格和意境营造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独处异乡时的寂寞与哀愁。

首句“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写出了秋末天气转凉后的景象,一场细雨过后,天空变得晴朗,但山林中的树木已显得萧索而凄清。这里的“冷落”二字形容了那种深秋时节特有的萧瑟感。

接下来的“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消逝的光阴感到珍惜,在异乡听到蝉鸣声,更增添了一份离愁。这里的“噪”字用得好,既形容了蝉声,也映衬出诗人的心境。

第三句“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描绘了诗人寄宿在偏远的漳浦(今湖南北部),夜泊于简陋的小船之中,离开那美丽的洞庭湖区。这里通过对环境的刻画,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飘零感。

最后,“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则抒发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而感到的无奈和悲凉。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看到蝉鸣,不禁让人想起时光易逝,头发渐渐斑白,这种感慨是无法避免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一个游子在秋天所特有的凄凉与哀愁。

作者介绍

刘昭禹
朝代:唐

[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曾经评论做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他为人虚心,不忌贤才,一次见到外地人石文德的诗篇,深为叹服,便竭力向马希范推荐,使之亦成为天策府学士。
猜你喜欢

和李相之劝农

忧民无语对东君,一雨霶?慰望云。

宣化但期施实惠,劝耕宁复事虚文。

已看野老扶藜去,应有幽人植杖耘。

千里农桑知帝力,自惭滥把竹符分。

(0)

和任漕韵

耆英持漕节,一稔百无忧。

心计唯丰国,文移罕到州。

泽流千嶂雨,效见万家秋。

早晚趋严召,雍容侍冕旒。

(0)

二月晦日劝耕石城三首·其二

经年萦吏役,今日作春游。

梅雪随风去,桃花逐水流。

已惊时节晚,还叹物华休。

扰扰终何补,归与老一丘。

(0)

题钟路分见一轩二首·其一

名利场中车马尘,区区有愧百年身。

如君未老甘闲退,眼底今方见一人。

(0)

睡仙楼

此垆当日饮神仙,醉倒和衣壁上眠。

酒醒兴阑人不见,但留佳话古今传。

(0)

登望云亭

记得来时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与景俱胜,水倍秀兮山倍明。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