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来时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与景俱胜,水倍秀兮山倍明。
记得来时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与景俱胜,水倍秀兮山倍明。
诗人以先前的记忆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景物变迁的感慨。"记得来时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两句中,“记得”二字流露出一种怀旧之情,而“亦徒清”则透露了一种淡淡的孤寂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然而,随后的“如今亭与景俱胜,水倍秀兮山倍明”则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画面。“如今”表明了时间的流转,而“俱胜”一词,则显示了自然景物在时间的洗礼下变得更加美好。"水倍秀兮山倍明"中,“倍”字用得巧妙,形容水更清澈、山更明亮,不仅是对视觉之美的描绘,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光的永恒与纯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与自然美景相互作用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和追求。
开元天子乐升平,肯向华清戒履冰。
纵有浯溪溪上石,元郎何意颂中兴。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
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
羲之坦腹应相爱,和靖掀髯足自娱。
旦夕杖藜须践约,锦囊先束付奚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