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
《采桑》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笼钩在手茜裙襦,蚕老风暄日欲晡。

我是采桑菩萨女,不烦下担捋髭须。

(0)
注释
笼钩:指采桑用的工具。
茜裙襦:红色的裙子和上衣。
蚕老:指蚕已成熟。
风暄:温暖的风。
日欲晡:太阳即将落山。
我是:自指。
采桑菩萨女:自称像采桑女神般的女子。
下担:放下担子。
捋髭须:摘取桑叶的动作,这里指采桑。
翻译
手中握着竹篮和挂钩,穿着红裙子的少女
养蚕的日子天气暖和,接近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菩萨形象的女子,手持笼钩,身着茜裙,正在田间采摘桑叶。诗中“蚕老风暄日欲晖”一句,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蚕豆即将成熟,大自然充满了温暖的阳光,而日照也逐渐变得柔和,接近黄昏。接着“我是采桑菩萨女,不烦下担捋髭须”则表达了这位女子不仅外形如菩萨,其心境亦如菩萨般清净无为,她专注于采桑的劳作之中,毫不烦恼,更不需理会世俗的杂事。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是对农村劳作生活的一种赞美。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重阳述怀

屋前寒雀作饥声,老大都因节物惊。

九日纵弃经夕饮,百年能病几番酲。

白衣于我似无旧,黄菊对人偏有情。

醉里高歌开口笑,世间名利一毫轻。

(0)

法眼禅师真赞

八万四千,大悲宝目。问此多目,孰为正观。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问此真目,毕竟安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有法无眼,有眼无法。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悲观慈观,等大圆镜。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山河大地,一切消陨。

(0)

戏方仁声四绝句·其二

水槛新开似浣花,傍溪须更作浮槎。

祗应屡费王弘酒,时要清樽对落霞。

(0)

二月六日虏兵犯历阳方出师客自吴江来有寄声道湖山之适趣其归者慨然写怀

松江浪静如镜平,菰蒲长春秋水生。

晴沙回雁久未到,坐想白鸥增眼明。

五年辜负钓船约,故人疑我真逃盟。

岂知尘缨不易濯,正想沧浪之水清。

朝来铁马暗江北,中流叠鼓云涛倾。

楼船十万下采石,旗纛灭没天戈横。

书生事业今乃尔,授钺孰敢辞专征。

岂无传檄走飞骑,漫复长啸登高城。

文思天子民父母,大度未忍鏖奇兵。

澶渊一矢安五世,明日傥或传诸营。

(0)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其一

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

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

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

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

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

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

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

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

(0)

颂古三十首·其六

大士讲经竟,挥案成注脚。

一丸疗众病,不假驴驼药。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