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眼禅师真赞》
《法眼禅师真赞》全文
宋 / 叶梦得   形式: 赞

八万四千,大悲宝目。问此多目,孰为正观。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问此真目,毕竟安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有法无眼,有眼无法。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悲观慈观,等大圆镜。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山河大地,一切消陨。

(0)
鉴赏

这首诗《法眼禅师真赞》由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禅理,展现了对法眼禅师的崇敬与赞美。

首先,“八万四千,大悲宝目”以“八万四千”象征佛法的广大与深邃,同时“大悲宝目”则表达了法眼禅师慈悲为怀、洞察世相的智慧之眼。接下来,“问此多目,孰为正观”,提出疑问,引出对正见的探讨。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引用佛教故事中的阿那律尊者,虽失明却能以心眼观照世界,强调了内在觉知的重要性。紧接着,“问此真目,毕竟安在”,进一步追问真正的智慧之所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将法眼禅师的智慧比作珍贵的金屑,虽小却价值连城,寓意其智慧的精微与珍贵。随后,“有法无眼,有眼无法”,指出只有将法与智慧相结合,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表达对法眼禅师的尊敬,同时暗示通过禅修,可以达到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的境界,即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悲观慈观,等大圆镜”,将悲悯与慈爱比作大圆镜,意味着法眼禅师的心灵如同镜子一般,能够映照出众生的善恶,同时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描绘法眼禅师坐于方床之上,仿佛在梦境中般超脱世俗,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内心平静与超越。

“山河大地,一切消陨”,最后以山河大地的消逝,象征着法眼禅师的智慧与教诲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宇宙万物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禅理,不仅赞美了法眼禅师的智慧与修为,也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觉醒与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作者介绍
叶梦得

叶梦得
朝代:宋   字:少蕴   籍贯:苏州吴县   生辰:1077~1148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一说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猜你喜欢

菩萨蛮·绿杨眠後拖烟穗

绿杨眠后拕烟穗。
日长扫尽青苔地。
香断入帘风。
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
上巳明朝是。
不许放春慵。
景阳临晓钟。

(0)

菩萨蛮·粉香映叶花羞日

粉香映叶花羞日。
窗间宛转蜂寻蜜。
欢罢卷帘时。
玉纤匀面脂。
舞裙金斗熨。
绛襭鸳鸯蜜。
翠带一双垂。
索人题艳诗。

(0)

菩萨蛮·子规啼梦罗窗晓

子规啼梦罗窗晓。
开奁拂镜严妆早。
彩碧画丁香。
背垂裙带长。
钿铮寻旧曲。
愁结眉心录。
犹恨夜来时。
酒狂归太迟。

(0)

菩萨蛮·虚堂向壁青灯灭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
欹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
望明天未明。

(0)

菩萨蛮·朱甍碧树莺声晓

朱甍碧树莺声晓。
残醺残梦犹相恼。
薄雨隔轻帘。
寒侵白纻衫。
锦屏人起早。
惟见余妆好。
眉样学新蟾。
春愁入翠尖。

(0)

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

芭蕉衬雨秋声动。
罗窗恼破鸳鸯梦。
愁倚□帘栊。
灯花落地红。
枕横衾浪拥。
好夜无人共。
莫道粉墙东。
蓬山千万里。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