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禹锡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丰富而深刻。
“玉儿已逐金镮葬”,这里的“玉儿”指的是孔雀的颊骨,它们已经随着金色的镮子被埋葬。这两样物品都是珍贵的,但现在都已不再光彩夺目,反映了诗人对逝去事物的哀叹和怀念。
“翠羽先随秋草萎”,这句中的“翠羽”是指孔雀美丽的羽毛,而“秋草萎”则形象地描绘出枯黄凋零的景象,表达了生命力的衰败和自然界的变迁。
“唯见芙蓉含晓露”,这句中的“芙蓉”指的是荷花,“含晓露”则是荷花上沾满了早晨的露珠。这两者都是清新的形象,但在这里,它们只是孤独地存在,没有了孔雀与薛涛的陪伴。
“数行红泪滴清池”,这句中的“红泪”通常指的是花落后的残留花瓣,这里则是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哀伤。清澈的池水反映出一片宁静,但在这种宁静中,诗人却感受到深深的悲痛。
这首诗通过对孔雀和薛涛生死变化的描写,以及与之相应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刘禹锡诗风的一次完美体现。
东风吹船行,西风留船住。
髼松黄头郎,作底使风去。
芦篷两扇当江开,船船相趁风初回。
龙渊烟气隔洲失,宣化山光随棹来。
潮头又上推船走,一时便过新河口。
两人胜负篷底棋,船行迟速人不知。
黄头郎,稳扶柁,信风宿。
大信肉色花枝红,采石酒波春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