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其五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行住镇相随,坐卧同居止。
分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欲知佛何在,只这语声是。
浮沤歌
君不见骤雨近著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
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
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时忽起名浮沤,销尽还同本来水。
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实总名虚。
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
此时感叹閒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
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
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
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三章明心相实相·其三
君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作非缘非色名。
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
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
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
正觉此之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
为度妄想诸邪见,令知寂灭得安宁。
广说菩提与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
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
又达五阴皆空寂,正慧无生制六情。
于兹六情随念灭,即是真了涅盘城。
行路难,路难无往复无还。
贪嗔不在于内外,亦复的不在中间。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四章明无相虚融·其四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
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
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
分别菩提非一异,恒一同体不相离。
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齐。
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性不乖迷。
只此昏迷即无性,亦复不论齐不齐。
若舍尘劳更无法,喻若莲花生淤泥。
如来法身无别处,普通三界苦泥犁。
三界泥犁本非有,微妙谁复得见蹊?
行路难,路难本自是泥洹。
内外身心并空寂,颠倒贪嗔何处安?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六章明魔怨·其十六
君不见大道寂寞叵思寻,通融万象尽皆深。
一切恬然无起灭,颠倒分别并从心。
智者求心无处所,茫然绝相离贪淫。
了了分明何所见,犹如病眼睹空针。
若人体知颠倒想,不为妄苦所漂沈。
世间诸法如阳焰,行者慎莫致怨嫌。
恒以空心而反照,无上佛道亦能任。
行路难,路难微妙实无双。
若识六情空非有,众魔结贼自然降。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六章明心性无染·其六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
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徵心于无心。
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
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
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
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
馀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
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
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
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
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
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
还源诗十二章·其一
还源去,生死涅盘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还源诗十二章·其十二
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独自诗二十章·其十二
独自精,其实离声名。
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林何处生?
行路易十五首·其三
无生无处所,无处是无生。
若觅无生处,无生无处生。行路易,路易坦然平。
无心真解脱,自性任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