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骤雨近著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
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
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时忽起名浮沤,销尽还同本来水。
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实总名虚。
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
此时感叹閒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
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
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
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君不见骤雨近著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
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
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
有时忽起名浮沤,销尽还同本来水。
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实总名虚。
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
此时感叹閒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
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
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
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这首《浮沤歌》由唐代诗人傅翕所作,通过描绘浮沤的聚散无常,深刻揭示了人生与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
开篇以“君不见”引出对骤雨后庭中水面浮沤景象的描述,以自然界的微小现象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浮沤的形成与消散,象征着事物的兴起与衰败,以及生命的诞生与终结。诗人以“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描绘浮沤的动态变化,强调其变化之迅速与不可预测性。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浮沤虽有形体,却终归于虚无,如同空无一物。他指出,浮沤的聚散虽有规律,但本质上仍是幻化的影子,与真正的实体并无实质区别。诗人以“象空象实总名虚”总结这一观点,强调世间万物皆为空相,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在最后部分,诗人通过“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的感慨,提醒世人珍惜时间,认识到人生如浮沤般短暂,荣华富贵终将消逝。他以“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表达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深刻理解,告诫人们要超越物质的追求,认识到生命的真实意义。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世俗观念的超越。通过浮沤的聚散无常,诗人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繁华,寻求内在的真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