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头边千圣眼,一毫端上万重关。
更无佛法并玄妙,堪与知音共往还。
百草头边千圣眼,一毫端上万重关。
更无佛法并玄妙,堪与知音共往还。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昙华的作品,名为《吴必东请小参后说偈》。诗中以“百草头边千圣眼”描绘了佛法无处不在,犹如众多圣贤之眼俯瞰世间万物;“一毫端上万重关”则强调佛法精微深奥,即使是微小之处也包含重重境界。接下来,“更无佛法并玄妙”表达了佛法的至高无上和不可言喻的微妙,暗示只有真正领悟者才能体会其深意。“堪与知音共往还”则传达出佛法需要有共鸣的心灵来共同探索和体验,强调了修行中的互动与交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和修行者的内在追求,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引导读者去体悟佛法的真谛。
叔季交道薄,所往多干矛。
原其所自始,真意固不留。
鲍叔称古欢,用惠深自售。
晏仲称善交,敬至情亦浮。
昔贤固免此,学之颓其流。
何况肉食者,此意且未求。
后门别寒素,前门揖贵游。
前后难俱存,终捐旧朋俦。
撝谦盖罄折,去已千里修。
吁嗟世俗交,君子以为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