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章献明肃皇太后挽辞二首·其二》
《章献明肃皇太后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璿驾方修祀,金波忽坠空。

悲歌传薤露,秘殿阒椒风。

雾重昏轩曜,云悽泣舜瞳。

仙舆邈何在,天外蕊珠宫。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章献明肃皇太后挽辞二首(其二)》,通过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皇太后的深切悼念之情。

首句“璿驾方修祀”,以“璿驾”象征皇太后的灵驾,正在举行祭祀仪式,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尊敬与怀念。接着,“金波忽坠空”一句,以“金波”比喻月光,暗示皇太后逝世后,月光也仿佛失去了光彩,空荡荡的天空象征着皇太后的离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悲歌传薤露”,运用典故,薤露之歌是古代送葬时唱的挽歌,这里指人们为皇太后唱起哀伤的挽歌,表达哀悼之情。“秘殿阒椒风”,“秘殿”指的是皇后的寝宫,此处形容宫殿内寂静无声,只有椒风(花椒香风)在轻轻吹拂,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寂寥的气氛。

“雾重昏轩曜,云悽泣舜瞳”,雾气浓重,遮蔽了阳光,云层似乎也在哭泣,这里的“舜瞳”可能是指皇太后的目光,暗示她的眼睛在云层中闪烁,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思念和哀痛。最后,“仙舆邈何在,天外蕊珠宫”,“仙舆”指的是仙人的车驾,这里用来比喻皇太后的灵柩,暗示她已升入仙境,而“蕊珠宫”则是传说中的仙宫,表达了对皇太后最终归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她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哀歌、寂静的宫殿、雾气、云层以及仙境的描绘,展现了对皇太后的深切悼念和对她的美好祝愿,语言哀婉动人,情感真挚深沉。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二首·其一

霜风瑟瑟卷梧蕉,燕处超然夜寂寥。

羽客信来丹鼎具,石淙梦断水声遥。

赤松作伴谁当见,黄鹄高飞未易招。

剑履终身定何益,勤劳付与沛中萧。

(0)

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其一

骄阳得一雪,逾尺应更好。

晨兴视窗隙,惊见晴霞杲。

九衢无停迹,狼籍须一扫。

空馀浩然气,凛凛接清昊。

馀寒薄虚室,一静解群燥。

晨炊晚未供,客馈惭草草。

试脱身上衣,行问酒家保。

孤吟击槁木,大笑称有道。

人生但如此,富贵何用祷。

所思独未见,耿耿属怀抱。

(0)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竹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0)

次远韵齿痛

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

流中积缘气,虚妄无可托。

敝陋少空明,妇姑相攘夺。

日出暵焦牙,风来动危萚。

喜汝因病悟,或免终身著。

更须诵楞严,从此脱缠缚。

(0)

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细莎为屦如编须,轻葛为服如剪莩。

寒泉洒屋朝露濡,霜簟可荐机可扶。

风鸣牖间如吹竽,此虽有暑宜亦无。

庭前峻山槎之馀,盆中养鳅大如鱼。

荻生抱甲未见肤,蔓起上屋将悬壶。

麦苗高齐可藏乌,此虽非野仅亦如。

兄居溪堂南山趺,濯足溪水惊雁凫。

澄潭百丈清无淤,将往思我立踟蹰。

东轩鄙陋何足居,欲行不行系辕驹。

(0)

送道士杨见素南游

黄河春涨入隋沟,往意随波日夜流。

万里寻山如野鹤,一身浮水似轻鸥。

湖风送客那论驿,岳寺留人暗度秋。

迟子北归来见我,携琴委曲记深幽。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