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春涨入隋沟,往意随波日夜流。
万里寻山如野鹤,一身浮水似轻鸥。
湖风送客那论驿,岳寺留人暗度秋。
迟子北归来见我,携琴委曲记深幽。
黄河春涨入隋沟,往意随波日夜流。
万里寻山如野鹤,一身浮水似轻鸥。
湖风送客那论驿,岳寺留人暗度秋。
迟子北归来见我,携琴委曲记深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送道士杨见素南游》,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杨道士南行的情景。首句“黄河春涨入隋沟”,以黄河春水之盛象征友人旅途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春水般滔滔不绝。次句“往意随波日夜流”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万里寻山如野鹤,一身浮水似轻鸥”运用比喻,将道士的旅程比作野鹤翱翔于万山之间,形象地展现了他孤高飘逸的形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他的祝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湖风送客那论驿,岳寺留人暗度秋”写湖风轻拂,不拘泥于驿站的停留,而寺庙的静谧则暗示着友人将度过一个宁静的秋天,暗寓旅途中的淡泊与禅意。
最后两句“迟子北归来见我,携琴委曲记深幽”,诗人期待友人早日北归,带回南方的见闻和故事,尤其是那些琴声中蕴含的深深友情与隐秘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生活的想象与回味。
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
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
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
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
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
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
当时万一见此图,诸郎不免涎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