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感秋人,一例皆楚声。
吾闻古燕赵,慷慨多不平。
惜哉宋玉辞,不使荆轲听。
从来感秋人,一例皆楚声。
吾闻古燕赵,慷慨多不平。
惜哉宋玉辞,不使荆轲听。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和悲剧人物的感慨。"从来感秋人,一例皆楚声"表明每当秋风起时,总能引起人们对历史上那些悲壮事迹的回忆,而这些故事往往与楚国有关,如屈原、项羽等。这股情感不仅是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于过去英雄业绩和悲剧命运的共鸣。
"吾闻古燕赵,慷慨多不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听闻燕赵古事,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气。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比如荆轲刺秦、廉颇与赵奢交战等,这些英雄的命运多半是不幸的,激起了诗人对他们遭遇不公的同情。
最后两句"惜哉宋玉辞,不使荆轲听"则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假设。宋玉辞,即《登徒子好》一篇,是古代才子宋玉所作,表达了对美人不再的无限感慨和惋惜。诗人认为如果让荆轲听到这般情深意切的文字,或许能打动他,让他在刺杀秦始皇的壮举前有所犹豫。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怅惘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
后痛犹未来,前痛已过去。
唯有刹那痛,与我复无与。
欲觅止痛者,亦复不知处。
是以忽见宽,寝息了如素。
循览分痛言,将无手足故。
与约更不痊,割弃门外路。
汝家老天纲,逆旅识马周。
鸢肩复火色,腾上不久留。
人主狎片言,车前呵八驺。
耳孙曰庭玉,间行至幽州。
文皇薄朱邸,钓奇出旁搜。
环卫十二介,一一雄貔貅。
中有天人姿,胡髯挺如虬。
太华压千岩,海王朝万流。
再拜献祯符,契若钵水投。
老官太常丞,不爱鸣雌侯。
象贤如客师,宛尔绍箕裘。
邂逅睹之子,倜傥非常流。
自云少衿裾,亦晓攻坟丘。
献书光范门,十上九不酬。
是以飘然去,立挟南夷酋。
金印垂入腰,弃之若蜉蝣。
落魄宇宙间,耻与鸟鼠俦。
晚知太常裔,令我慨前休。
示汝卷一编,汝当思聿修。
七尺长彪躯,燕颔仍虎头。
未审投笔时,亦曾揽镜否。
吾闻公侯始,其后必见收。
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
往往靖难勋,昔受若祖谋。
勿孤人相编,貂蝉在兜鍪。
《遇故将军袁泽知其为太常柳庄先生裔也因出洪武永乐中诸贤所贻先生诗文示之且赠以五言长体一章》【明·王世贞】汝家老天纲,逆旅识马周。鸢肩复火色,腾上不久留。人主狎片言,车前呵八驺。耳孙曰庭玉,间行至幽州。文皇薄朱邸,钓奇出旁搜。环卫十二介,一一雄貔貅。中有天人姿,胡髯挺如虬。太华压千岩,海王朝万流。再拜献祯符,契若钵水投。老官太常丞,不爱鸣雌侯。象贤如客师,宛尔绍箕裘。邂逅睹之子,倜傥非常流。自云少衿裾,亦晓攻坟丘。献书光范门,十上九不酬。是以飘然去,立挟南夷酋。金印垂入腰,弃之若蜉蝣。落魄宇宙间,耻与鸟鼠俦。晚知太常裔,令我慨前休。示汝卷一编,汝当思聿修。七尺长彪躯,燕颔仍虎头。未审投笔时,亦曾揽镜否。吾闻公侯始,其后必见收。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往往靖难勋,昔受若祖谋。勿孤人相编,貂蝉在兜鍪。
https://shici.929r.com/shici/pSl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