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狂为诸生,避仇夜中走。
自诧伧颊雄,不操吴音久。
颇鲜鳞甲腹,仅余雌黄口。
大历元和间,纵横无不有。
归骨闽天长,遗编知在否。
季狂为诸生,避仇夜中走。
自诧伧颊雄,不操吴音久。
颇鲜鳞甲腹,仅余雌黄口。
大历元和间,纵横无不有。
归骨闽天长,遗编知在否。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顾山人的文士,在动荡年代中的流离与坚持。王世贞以细腻笔触,展现了顾山人在乱世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
“季狂为诸生,避仇夜中走。” 开篇即点出顾山人因躲避仇敌而夜行的背景,一个“狂”字,既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决绝,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自诧伧颊雄,不操吴音久。” 描述顾山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自我,不改本色,即使语言已非故乡之音,却依然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
“颇鲜鳞甲腹,仅余雌黄口。” 这句形象地描绘了顾山人在艰难岁月中的生活状态,虽物质贫乏,但内心坚守信念,言语中仍能见其智慧与锋芒。
“大历元和间,纵横无不有。” 提及顾山人生逢大历、元和年间,正是历史变迁、社会动荡之时,但他却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由地施展才华,无所不能。
“归骨闽天长,遗编知在否。”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顾山人最终归隐于福建,留下著作于世的期待与疑问,既是对他的敬仰,也是对其作品能否流传后世的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顾山人在乱世中的坚韧与坚持,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田田漫舞银塘,鱼床捧出黎云好。
新妆淡伫,静窥湍濑,临风窈窕。
翠羽低穿,水荭斜压,数枝偏皎。
宛湘妃独立,轻绡掩映,明珰缀,波光照。
三十六陂淼淼。渐黄昏、冰姿恁悄。
开宜玉井,折应素手,闹红都扫。
露冷才香,月明无影,蘋花共老。
对鹤洲千朵,堪成雪赋,向邹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