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校书图》
《题校书图》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

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

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

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

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

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

当时万一见此图,诸郎不免涎垂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oshū
sòng / zhū

wénxiàoshūsǎochénchénsuízhǒuzhésuíyǒu

yíngchuāngzuòzhìfēnxiāngfǒu

shàngzhūgōngguìrénānnéngbànqiānhuángshǒu

绿liǔyīngěrpànchūncuìxiùtányǎnqiánjiǔ

kuījiǎnchényòujièguǎnchénggōngzuòzhǒu

huàshǐhuàmínghuàshírùndānqīngchuánxiǔ

shìyíngzhōujiùxiàoshūhuīhànqiānzhīliǎngzhǒu

dāngshíwànjiànzhūlángmiǎnxiánchuíkǒu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校书图》,是北宋时期词人朱翌的作品。朱翌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学问闻名于世,这首诗便是他对待学问认真态度的一次生动表达。

开篇“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两句,通过校正书籍比喻为清扫尘埃,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精益求精,不断筛选和修订的态度。接着,“萤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鲁鱼相可否”表达了诗人独自在萤火虫点缀的夜晚,对古籍进行研读时的心境。这里的“帝虎鲁鱼”,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比喻难以辨别真伪,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明了他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榻上诸公富贵人,安能办此铅黄手”则是对那些坐在床榻上享受荣华富贵之人的反问,指出他们如何能够像诗人这样勤勉地校正书籍。这里的“铅黄”,即是墨色的书写工具,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

“绿柳啼莺耳畔春,翠袖弹丝眼前酒”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绿柳间传来莺鸟的鸣叫声,与远处琴音相互交织,营造出一派幽雅之境。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享受,如同品味美酒一般。

“如何复窥蠹简尘,又借管城公作帚”则是诗人自问,又怎能再去揭示古籍中的微小瑕疵,仿佛要借助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的智慧来制作更好的清扫工具。

“画史画名不画实,润色丹青传不朽”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即便是绘画,也应当追求真实和内涵,而非仅停留在表面的华丽。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问传承的态度,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能够长久流传下来的知识。

最后,“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显示了诗人的自豪和对待学问的专注。这里的“瀛洲”,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旧校书”则是指诗人曾在这个地方长时间地从事校书工作。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自己对于知识修订的经验与投入。

结尾两句“When time comes that you, my friends, see this picture / You will not help but drool at the mouth”(当时万一见此图,诸郎不免涎垂口),则是诗人对未来读者的一种期待和预言,认为自己的校书之勤奋,将来必能让后人感叹不已,甚至唾液直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于传承知识的自信与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题校书图》通过对校书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问底蕴和认真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传承的一种执着与自信。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挽懒庵处士

万事从吾懒,庵居隐者家。

酒深牵率月,诗办事治花。

健犊閒耕具,轻鸥忆钓槎。

归来谁晤语,野艇渡寒沙。

(0)

唐律十首·其五

捲雨对遥岑,诗寒不自禁。

猿猱三径小,虎豹九关深。

道眼虚空界,閒身自在心。

荷锄今亦倦,年与病相寻。

(0)

麦叹

田家望麦在须臾,何啻中流济一壶。

黑雨漫天殊未已,黄云委地不堪扶。

禽声快活真成误,鸠妇流离空自呼。

亦笑此翁长负腹,又寻杞菊诳斋盂。

(0)

约君用

十日春寒挟雨俱,新晴物色总欢娱。

花曾识面若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

流水短桥宜画取,煖风迟日有诗无。

傥来须蜡登山屐,村北村南路欲芜。

(0)

次韵瑞莲

得种初非相府莲,谁令连蒂擢山泉。

东西玉已几相属,大小乔今双欲仙。

坞曰荷嘉真是矣,人言花是岂其然。

山居但忆远公社,却与遗民孰后先。

(0)

次韵李君携示唐告

唐家甲乙尊门族,谁有流传直到今。

一代衣冠王子表,三朝雨露圣人心。

曾经竹巷醉双玉,尽出花绫诺百金。

湖海半生今见子,摩挲未负老侵寻。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